“新希望需要年轻人提供新思路,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创二代”刘畅承压前行
□金 彧
“名媛”亲尝猪饲料,这原本不是刘畅所追求的生活。
14岁的她留美读书时,本想成为一名社交名媛,像诸多“富二代”一样出入高端时尚场合。但2013年5月22日,33岁的她从戴着“前首富”光环的父亲手中接班,成为国内最大农牧公司新希望六和的掌门人,沾满了“乡土气息”。
“我父亲的时代要做饲料大王,而现在新希望六和要做的,是一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接班后从公众视线里消失3年,去年重返的刘畅道出了公司的“新希望”。然而,去年企业并购项目、新成立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如何让传统农牧业长出“新肌肉”,让公司燃起“新希望”,她正承压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9日新财富杂志发布的《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刘永好家族整体排名第31,仍为四川首富。
独自挑“大梁”
2016年,公司营收下降1.04%至608.79亿元,净利润增长11.67%至24.69亿元
今年4月2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前往郑州参加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这是父女首次同时出席大型会议。去年,新希望六和在这个农业大省新投资设立了一家分公司。
会后5天,4月28日,独挑大梁的刘畅就交出去年及今年一季度成绩单。
去年年报显示,新希望六和减收增利,营收下降1.04%至608.79亿元,为连续第二年营收下降。不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11.67%至24.69亿元。此外,公司主营农牧业虽贡献超9成收入,但净利润贡献不足4成;民生银行投资收益占比达63.92%。
今年一季报则为增收降利,营收增长19.41%至146.1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12%至6.39亿元。这是刘畅独自挑大梁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业绩反映出效果正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公司变得更瘦、更有肌肉。”她如是解读。
2013年5月22日,披着长发、身着香奈儿黄色套装的刘畅,从刘永好手中接棒新希望六和,成为国内最大农牧企业第六届董事长。当时与她一同“上位”的,还有接任公司联席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新人”陈春花。自此,新希望六和开启双董事长时代。但去年5月21日,辅佐3年到期的陈春花提出辞职,回归教育行业。至此,去年是刘畅产后复出的一年、更是独挑大梁的一年,新希望真正进入“刘畅时代”。
梳理她上任以来的4年年报,新希望持有民生银行的股份一直获得稳定、丰厚的回报,每年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总额7成左右。但随着经济形势下行,银行业净利润增幅整体放缓等因素,以及刘畅主导新希望六和加快转型,提高养殖等收入,农牧业务净利润不断提升,民生银行投资收益占比连续两年下降。
新希望六和2014年年报显示,当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0.2亿元,民生银行投资收益为20.6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79.13%;2015年公司总利润为31.8亿元,民生银行投资收益为24.33亿元、占比76.49%;去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2.71亿元,民生银行投资收益占比63.92%。
布局消费终端
2016年,刘畅主导收购浙江顶誉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来自民生银行19.98亿元的投资收益,确保了新希望六和去年净利润增长11.67%;然而,这仍难掩刘畅主导两项收购均亏损的尴尬事实。
去年上半年,她主导公司收购拥有“久久丫”品牌的浙江顶誉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被业内称为新希望“啃鸭脖”“喝粥”。根据新希望六和公告,收购目的符合公司既定发展战略:加强食品加工、零售环节核心竞争力,为一体化寻找消费端对接点,提升产品在终端的溢价能力。但年报显示,这两项收购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
去年初,新希望六和宣布拟用1.72亿元收购浙江顶誉食品有限公司20%股权,成为其单一第一大股东。截至12月31日,已支付1.1亿元,本期投资亏损61.52万元。
去年3月24日晚,新希望六和又对外宣布,通过旗下投资平台——金橡树投资控股(天津)有限公司对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进行全资收购,投资2.98亿元。年报显示,去年购买嘉和一品股权,报告期内亏损124.16万元;但购买北京嘉多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后,报告期内实现盈利450.96万元。
检索嘉和一品、嘉多乐工商资料发现,两者注册地、法人代表完全一致。嘉和一品相关人员表示,两者背后是同一老板、分工不同,嘉多乐是生产车间、嘉和一品是消费终端场所。按两者一正一负的盈亏计算,新希望去年收购嘉和一品及关联企业收益为326.8万元。
除上述收购外,去年新希望还发布公告称,拟出资6.16亿元购买陕西知名生猪养殖企业本香农业70%股权,但年报并未披露本香农业业绩状况。据媒体报道,本香农业近两年营业利润为负,收入来源主要靠政府补助,其2014年、2015年未经审计的营业利润分别为-464.76万元、-1373.68万元,以国家补贴为主的营业外收入分别为1332.24万元、1279.14万元。若扣除高额的国家补贴,本香农业近两年连续亏损。
培育“新肌肉”
2016年,刘畅投资设立了35家公司,整体亏损为2359万元
2013年5月22日,当33岁的刘畅“登台”后,这家成立于1982年的传统农牧企业就注定要以“年轻”面孔示人。
接班之初,有人质疑年轻的刘畅或不堪重任。对此,刘永好公开澄清:公司需要年轻化,而刘畅正是年轻人的代表,情商又高。新希望需要年轻人提供新思路,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今年4月23日,刘永好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上表示,新希望已走过35年,老员工都比较忠诚、自律,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是好处;但他们的变革动力、拼搏精神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年轻人来。
刘畅于2013年便带领新希望六和开始转变战略,全面推进创新与变革。在农牧端,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品瘦身,加强高端料业务,提高饲料盈利水平;在消费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屠宰板块的畜、禽肉食冰鲜品比例,加大食品深加工业务比重;此外,还推动渠道多元化发展、国外新兴市场布局。
接班后的刘畅,恰逢中国社会消费升级与“互联网+”时代。与曾梦想做的“社交名媛”不同,她要在这个年轻人没那么热衷的行业里做出新意,让更多人理解新希望。“在消费升级与‘互联网+’时代,作为一个80后、一名消费者和一位妈妈,一个在家里负责买买买的人,要跟城市端的消费者、周围的亲朋好友和爸爸妈妈们介绍新希望产品。”刘畅解释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永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丝毫不吝惜对女儿的赞赏,“她表现不错,有很多变革、创新的思路,大家都很认同她。而且她情商高、特别努力,我给她打90分”。
4月28日,面对独挑大梁后的首份业绩,刘畅曾表示要让公司变得“更瘦、更有肌肉”。然而,如何让公司长出“新肌肉”,她面对的压力不小。
去年,刘畅投资设立了35家公司,但盈利状况并不乐观。在报告期内,投资设立的绵阳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35家公司,除8家对整体生产经营、业绩无影响及贵州新希望六和养殖有限公司、邯郸市新六养殖有限公司两家盈利外,其余皆为亏损,整体亏损达2359万元。
加快“走出去”
“走出去确实很难,但走出去的市场很广阔,投资回报相对比较高。”刘永好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人不在多,够牛就行。年轻就是新希望,年轻就来新希望。”去年10月11日晚,灰色毛衣、黑色卷发、苗条利落的刘畅现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新希望集团2017年校园招聘北大宣讲会”上说。
会上提到国际化,她说“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核心增长点”,目前已在全球有很多产业布局,不论是自己去建工厂还是去投资,大概有两种思路。
具体而言:首先,去一些有较好品牌、技术的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有特别好的牛肉、奶源,产品天生条件与国内市场形成互补;其次,去发展中国家探究人口红利,以原有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投资。
“针对国内市场发展放缓、市场利润率下降的问题,公司加快了在国外投资的步伐,积极把握其它新兴市场的成长空间。”新希望六和在近期披露的2016年年报里如是说。
这份年报显示,新希望六和新设立两家海外公司,分别为新希望印度尼西亚食品有限公司、新希望农业科技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目前,新希望已在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埃及、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建立公司,海外业务连续多年保持高于国内业务的增长势头。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刘永好曾表示未来国际化仍是新希望的重要战略,“现在是企业走出去的窗口期”。
“走出去确实很难,但走出去的市场很广阔,投资回报相对比较高。国内产品出现过剩,饲料行业产能利用率连40%都不到、有超过60%闲置,只能走出去。”刘永好说,国内饲料市场现在已出现饱和,靠饲料发展不现实。
在成为新希望董事长之前,刘畅拥有另外一个董事长头衔,即新希望在新加坡设立的海外投资公司总部董事长。因有多年的海外求学经验、国际化视野,她自然成为新希望海外投资公司最高决策者之一。
2010年,新希望六和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正式创立,刘畅被派往东南亚负责海外业务。据媒体报道,那段时间她的工作压力大,甚至在海外锻炼期间,自己亲尝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