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围棋
□唐云飞
从1995年大学时代,我才开始正式接触围棋。迄今为止,已是22个年头了。从懵懂少年到不惑之年,话题涉及围棋,颇有感触。
高二下学期,机缘巧合,我深深迷恋上了围棋,黑白两色、博大精深的世界里,令我心驰神往、如痴如醉。只学会了简单收气吃子的我,在一次误打误撞中,因意外解开了当时一道中级死活题,一下子令在场高手刮目相看。同窗好友安宏,是黎平县围棋队新秀,让我六子,杀得我找不着北后口出狂言:今生分先平下,休想赢他。听了这番话,我觉得自尊心倍受刺激,因当时我俩在班上都是前三名的尖子生,争强好胜的我,狠狠摔出了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大学期间,朋友老包送我一本破旧发黄的棋谱,令我高兴不已,常常独自一人勤学苦练,打谱专研,几乎到了食不知味、寝不能眠的地步。棋艺略有小成,把隔壁寝室的“眼镜”、阿贵等杀得大败。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在变压器厂又认识了毛老师等围棋高手。那几年,在棋友经常搞小比赛,我总是负多胜少,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身怀绝技,让我感叹:“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在他们的指导下,我获益良多,棋艺突飞猛进,从联众的18k初级菜鸟到联众6d,我身经千战,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终有小成;基本上每年都会参加供电局围棋团体赛和个人赛,分别得到过团体三、二、一名,个人赛5到2名。2001年,与安宏对阵时,竟然连下三城。
然而,当看到安宏沮丧的样子,我却没有快意恩仇的那种感觉,反而觉得非常失落,茫然不知所措,竟然不知身在何处,喃喃自语:我该做什么?下一个目标到底在哪里?
围棋界还有许多棋人棋事让我钦佩不已,如:“棋圣”聂卫平,是中国围棋史上唯一正式获得“棋圣”殊荣的人。从1974年到90年代以来,他是与日本超一流棋手比赛获胜率最高的中国棋手。在总共举行过六届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他一直担任中方主帅,多次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为中国队在这一重大赛事中多次战胜日本队立下头功,被日本围棋界誉为“聂旋风”;赵治勋在交通事故中右胫骨骨折、左膝韧带拉断的情况下,依然参加比赛。虽然在决赛中以二比四失利于挑战者小林光一九段,但其顽强的精神却赢得了“斗魂”称号。
在与围棋为伴的生涯中,许多人对我影响很大,毛老师是其中之一。毛老师常对我说:“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做人要光明磊落,追求正手,鄙视盘外招;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毛老师还推荐我学习陈祖德九段老师的《超越自我》,这本书是陈祖德1985年身患绝症时所著,他认为,无论一个围棋手,或任何一个运动员,要夺取桂冠就需要超越自我。作为一个棋手,要不断提高,不断突破,也必须超越自我;一个棋手在后起之秀要战胜自己时,同样需要超越自我,才能大度地欢迎别人战胜自己;人的一生也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弱点,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得以进步的;就是生死问题,也得有超越自我的精神,才能报乐观主义的态度。
陈祖德从扶持过他的前辈的经验里,加上他自己的亲身体会,深刻地悟出了人生的拼搏之道,是在于如何对待自我。
我读后,受益匪浅。“超越自我”是一种只有不倦追求才能触及的很高的精神境界,又是一个几乎没有止境的困难历程。无尽的矛盾中包含着自我的自相矛盾,可是还得以有尽之生,带着矛盾、迎着矛盾往前奔去。这就是真正的人所得到的人生真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我也不太刻意看重胜负了,特别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仿佛也有所感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我的一种人生态度。
现在的我,在管理着自己的公司和团队,我深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经常给大家说:人生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尽善尽美下好每一步,无悔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