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鼓与呼
——五届清镇市政协提案工作扫描
□耀家昌
五年来,政协清镇市第五届委员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扶贫攻坚、教育、文化、卫生等发展和民生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共提出了提案470件,经审查,立案457件。不予立案的13件提案,分别转为社情民意或来信来访处理。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393件,占86%;有关部门正在办理或准备解决的有25件,占5.47%;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有39件,占8.53%。市政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政协委员把撰写高质量提案作为自觉追求,深入调查研究,为清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五年来,市政协充分调动了委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主动性,提案质量显著提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围绕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卫生、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分别撰写了提案200件、63件、73件、88件和33件,分别占提案总数的43.76%、13.79%、15.97%、19.26%和7.22%。姚源来委员提案《关于加大天然气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大气污染》、赵友德委员提案《提高空气质量,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得到了职能部门重视,实施能源改造,减少城区污染,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一直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市直部门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社会关注的提案工作格局。每年清镇市“两会”结束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认真分配交办工作。各承办单位明确了“一把手”、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的“四级”责任制,有力地推动提案办理工作。程建华委员提案《关于尽快明确中八苗族正月跳花坡场地的建议》得到了清镇市民宗局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在原中八跳花坡划归贵安新区后,积极协调红枫湖镇塘边村将民族文化广场作为苗族跳花场地,确保了苗族正月跳花活动得到继续和文化传承。同时,清镇市完善了提案督办制度,坚持市委办、市政府办督查与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督办结合,专委会督办与调研视察督办相结合,推动了提案办理落到实处。
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到社区、乡(镇)调查和参加市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开展委员学习活动124次,及时把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报给委员,让委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早知情、多知情、知实情,还组织政协委员参加清镇市委党校举办的5期培训班,为撰写高质量提案创造了条件。召开各专委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加的座谈会,对提案征集工作进行提前部署,努力增加团体提案的数量。对于一案多议、措施不具体、分析问题不到位的提案,不予立案,转为社情民意或来信来访。五年来,市政协委员提案平均立案率为97.23%,有30%的提案达到了精品提案的要求。
市政协始终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政协的全局性工作抓紧抓好。与提案承办单位密切协调配合,逐步形成了政协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委统筹协调、各专委会、政协委员广泛参与的提案办理工作运行机制。召开政协领导和提案委、提案人、承办单位、“两办”督查室共同参加的“四结合”、面对面协商答复会,提高了办理实效。选取了部分涉及民生的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和督办,共召开了20次“四结合”协商办理答复会、35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共同协商,进一步增强了提案办理的透明度,做到件件有回音。重视提案办前、办中、办后全过程协商,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理解包容,达成助推发展的共识。对委员比较关注,涉及经济社会及民生保障等提案的办理,通过主席会议明确,由主席、副主席分别领衔、相关专委会督办,确保提案办理落到实处,效果越来越明显。
每年的政协全会召开前,市政协提案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印《提案选题参考目录》,通过“致委员的一封信”,对撰写提案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委员深入社区、乡(镇),为撰写提案收集详细资料。发挥专委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作用,开展提案服务工作,组织委员收集素材,交流经验,提高了提案工作的整体水平。注重提案办理与调研、视察工作相结合,形成了提案督办与政协服务的有机结合。赵赤松委员的提案《关于乡镇计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由市政协办公室牵头,各专委会配合服务,组织提案者与委员进行专题视察,进一步推进提案的办理、落实和服务工作。同时,市政协注重发挥协商服务,突出重点,促进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