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121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3-02

贵州:以“六个坚持”推进民政精准兜底脱贫攻坚

□孙远桃

  2月27日上午9:00,2017年贵州省民政工作会议传出喜讯: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民政精准兜底脱贫攻坚。

  据贵州省民政厅厅长罗宁介绍:2016年,贵州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民政事业发展112.43亿元,占全省争取中央资金的4.5%。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510元/月、3184元/年,增幅分别达10%和18.2%,有效保障343.2万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向13.26万保障对象发放补贴2.98亿元,残疾人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12项省委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任务,“深化贵州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研究”得到民政部肯定。筹措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0亿元,及时将符合条件受灾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实施因灾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搬迁重建10974户,有效防止人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六个坚持”实现了民政事业“十三五”良好开局。

  坚持一:坚持以实施大扶贫战略为统领,全力推进民政精准兜底保障脱贫

  2016年,贵州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更加有效,各地普遍建立民政部门与扶贫部门入户核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三共同”机制,将符合条件“两无”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发放农村低保金63亿元,有效保障307.3万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实施医疗救助256.4万人次、临时救助17.5万人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年均供养水平分别达8704元、5767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3.3%和15.9%,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47%,排名全国第6位;敬老院法人登记率达89%,遵义市、六盘水市、铜仁市、仁怀市登记率实现100%。兑现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理赔资金7433万元。2.14万名孤儿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留守儿童与2015年相比减少20.2%。成功举办第三届省慈善项目推介会和开展宣传贯彻《慈善法》系列活动,营造“以法兴善·助力脱贫”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动员全省性社会组织结对帮扶320个贫困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7万人次。黔南州、铜仁市强化措施妥善解决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问题。贵阳市、遵义市开展收养家庭监护能力评估试点,切实维护收养当事人权益。

  坚持二:坚持以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发展为引领,强力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

  2016年,贵州实施政府数据“聚通用”攻坚会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完成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民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迁云工作。自然灾害综合信息和应急救助指挥平台(减灾云)项目获批立项。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民政云)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全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信息系统开发并在毕节市部分乡镇开展试点应用。强化电子政务应用,厅机关及部分直属单位全员通过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接入贵州省电子政务网,领导带头使用,公文处理和事务办理等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推广,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电子公文接收达100%,电子政务应用进入省直部门先进行列。

  坚持三:坚持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为重点,着力增强民政事业发展动力

  2016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救急难”工作,实施救助1863例。遵义市、黔东南州市、县两级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创建分区域划档次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促进城乡低保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成功实施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与贵阳中医二附院合作,成立红岩医院投入运营,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为优抚对象和社会服务。清理规范性文件123件。完成第一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清理,建立慈善组织认定、公开募捐资格许可制度。会同省卫计委评审确定贵阳市乌当区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等15个单位作为省级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单位,积极探索我省医养结合发展路径。毕节市创新建立助居、助学、助医、助困、助养、助业“六位一体”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坚持四:坚持以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建设

  2016年,贵阳市等9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1个企业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下拨全省抚恤补助资金12.32亿元。完成符合安置条件的1109名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实施农村建档立卡复退军人精准扶贫,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复退军人家庭纳入城乡低保。完成4.9万余户复退军人危房改造。全力做好涉军群体信访维稳工作,省级接待涉军群体信访1500人次,妥善处置“5·17”农村籍退役人员群访事件,贵阳市果断依法处置“6·16事件”。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和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烈士系列宣传活动和烈士公祭日活动,报请省政府批准烈士5 人。

  坚持五:坚持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16年,贵州民政系统创新社区治理、减轻社区负担、提升服务效能、深化居民自治。六盘水市出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具体实施办法。福泉市等15个区(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成投用。西秀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试点、丹寨县推进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取得成效。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铜仁市全面完成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全省70%村(居)委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扎实推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建设619万元,撤销2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遵义市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引导社会组织发挥服务社会作用;贵阳市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争取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开展第二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重点实训基地遴选,推荐选拔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创建,实施社会工作人才“三区”计划。

  坚持六:坚持以夯实民政公共服务能力为基础,不断增强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据悉,2016年,贵州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面投入使用,推进2个市级、5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强化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推进遵义市、铜仁市列入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完成健康养老产业投资15.14亿元,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万张。完成省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和省孤残儿童康复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全省火化率达41%。贵阳市修订殡葬管理办法得到民政部肯定,黔西南州出台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方案。完成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遵义县设置播州区。撤并乡镇38个、撤乡设镇60个、设置街道33个。有序推进地名普查工作,黔南州、铜仁市率先完成普查实施阶段任务。完成渝黔两省和我省市(州)辖区内接边县第三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印发实施《贵州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着力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法治化水平,《贵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式施行,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着力扭转民政新闻宣传工作滞后局面,策划组织20余次主题宣传活动,及时发出民政事业发展好声音。福利彩票销售达26亿元。实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推晴隆县脱贫攻坚“五千行动”,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深入推进平塘县大塘镇极贫乡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全面从严治党得到新加强,专题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各级民政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强化纪律监督和主体责任,完成省委专项巡视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解决好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法纪意识、自律意识、担当意识明显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