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121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3-02

散文随笔创作的丰硕成果

——《向世界敞开大门》序

□王景科

  前几年我曾受贵州写作学会会长袁昌文先生的邀请,参加华东地区三省一市的百人百文写作采风研讨会,到了贵州省的务川县,那里的山之奇、水之爽、人之纯朴厚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金秋九月在北京参加《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首发式的大会上认识了贵州的陆景川同志,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作为少数民族侗族作家的那种质朴、实在与厚道。

  陆景川《向世界敞开大门》这本散文随笔集首先让读者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风情有了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在其名篇《勤劳一生的侗家人》中,作者对母亲的倾情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为了儿子的工作和国家的利益,她可以放弃自己对亲生儿子的那份私爱,让儿子远走他乡为国家去工作,贡献出对国家的大爱。这种母爱不仅仅是母子之间的亲情之爱,她还展示了作为侗族母亲对祖国的那种民族之爱,作为侗族人民的典型代表向国家表达的一种无私大爱。

  《勤劳一生的侗家人》,原载王晨主编的《写给妈妈的话》〈名人卷〉,1995年8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该文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的“迎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名人组优秀征文三等奖。2010年9月又荣获中国散文学会的“中国当代散文奖”,并被收入由林非、周明、石英主编的中国当代散文大系《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

  本书让读者除了看到侗族同胞的高贵品质之外,还了解到他们的热情好客及待人接物的真情实感;并让读者知道“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完好的最优秀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更让读者了解到一个富有传奇而又蕴含多元文化的古老侗寨所独有的本土文化精品——瑶白摆古节及迷奇的九寨风情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侗族的风俗民情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与传承进步,也可以让读者看到文学作品中的地域印记与特征。

  而在其他的篇目中,让读者感受到少数民族所展现出来的某些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作者在不少篇目中不仅写了侗族的人文精神及人文情怀,如侗族革命家龙大道、侗族歌师烈士杨和钧的理想追求、坚毅品性和民族性格,侗家妹的心灵手巧、天籁歌喉及生活情感;而且还写了其他民族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如作者对汉族黄医生将一腔热血洒在了方圆百余里的九寨侗乡的回忆,对在苗乡侗寨为十里八乡各族人民健康扎根乡村艰苦行医而“感动中国”的苗族“赤脚医生”李春燕的描写,令人感动,更让人佩服;还有著名空间物理学家龙咸灵的执着追求与拳拳之心,从几岁就到黔东南凯里市的影视艺术家李雪健的贵州乡情,以及苗家山寨“文斗星”姜穆先生艰难的文学追求等……在这些名人和常人的身上都充满着这一方水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作者如数家珍将他们一一道来,给读者打开了一方地域鲜活的人物画廊。同时一些作品还体现了有关领导同志、专家学者、文艺名流等有识之士为这方水土倾注过的人文精神和情怀。

  在另外的篇目中,作者还让读者感受到侗乡苗寨、清江林海那木楼林立、诗意山水的秀美风光;探寻远古生命摇篮、古生物化石故乡的科学奥秘;鉴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品尝香味四溢、生态保健的风味食品;领略勇于开拓、百折不挠、创新奋进的苗侗儿女的勃勃英姿。当然,在作品中也看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心灵轨迹,以及他对苗侗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变异流失与传承保护的忧虑与思考。

  这本散文随笔集的又一个特色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与真实记录,都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作者在生活中可谓是一个有心人,大到一次会议,小到生活的点滴,作者都能详细记录下来,这样不仅有现场感,而且生动感人。散文创作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记真事、写真人、说真话、抒真情。作者在作品中都能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出来。

  如今,他将自己多年来的作品选编出版,这标志着他散文随笔创作的丰硕成果。笔者谨此祝贺并期待着他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