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9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2-29

唱响小城故事 扮靓氵舞水明珠

——侗乡玉屏走笔

□朱邪 姚玉芳 本报记者 王 吟

  流水如玉,青山似屏,故谓之玉屏。作为贵州省唯一、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玉屏文化厚重,享有“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三大称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阳河贯穿县境,箫笛声声、舞水悠悠,山之魂、水之韵、人之情,构筑起玉屏独具水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玉屏这几年城市建设变化很大,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交融,生活在这样的小城有幸福感。”聊起玉屏城市的的发展变化,在玉屏做医药生意多年的孙飓说。

  “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小城故事”,“小”是玉屏给人的第一印象,全县总面积523平方公里的玉屏只有4个镇1个乡2个街道,总人口15.75万人。玉屏围绕“小”字做文章,提出了“统筹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建设协调城乡;统筹生态底线,建设绿色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建设开放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建设共享城乡;统筹社会治理,建设和谐城乡”的六个统筹,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融合”为目标,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使群众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作为铜仁市唯一一个省级“多规融合”试点县,玉屏是2015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第二批试点县之一,同时也是全省第一个将县城总体规划升级为城乡总体规划的县。

  玉屏坚持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不“摊大饼”,只“蒸小笼”,注重产城互动、城乡联动,塑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启动实施的以“一个新区、一个公园、七个场馆、六个停车场、六条道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管理“11766”工程,完成箫笛大道、茅坪新区、火车站片区改造,铜仁南站高铁广场、大龙市民广场等市政项目建设。城区新建舞阳、鼓楼等10余个广场,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锻炼新去处。屏山公园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县城无公园历史,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2016年,城区面积达12.28平方公里;城区市政道路由2011年的13.75公里增加至57.18公里,城镇化率达51.6%,玉屏的城市体量变大。

  两栋栋七层的小楼整齐排列,铺上沥青的道路干净整洁,中间一个橡胶篮球场,四周的石雕栏杆把小区与外面分隔开来……这是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城双桥工业园区内的双桥移民新区见到的一幕。

  “希望能尽快把房子给装修好,早点搬进新家,让儿子春节后把儿媳娶进门。”11月29日在玉屏来说天气已经很寒冷,但舒开良的心里却很暖和,因为再过不久他就可以住上新楼房,儿子就可以娶媳妇了。

  今年55岁的舒开良是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亚鱼村人,因手有残疾,妻子也因耳朵有残疾,家里生活较为困难,一直住在破旧的木房子里,属于因残致贫户,24岁的儿子也因家庭原因一直未结婚,一直在外务工。因无能力修建新房,看着儿子年纪渐大,一直没结婚,舒开良心里很是发愁。

  今年,亚鱼乡将舒开良家定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在该县双桥工业园区分给他两套60平米的房子,还为他找到了一份小区管理的工作,每月工资2500元。工作的问题和儿子的婚房都解决了,舒开良笑得合不拢嘴。

  “确保12320名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村出列,易地扶贫搬迁8100人”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确定的2017年民生十件实事之一,该县通过将达到搬迁条件的群众应搬尽搬,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就业、有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

  “到2020年,在现有茶花园景区基础上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把玉屏县建成铜仁地区最具活力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箫笛文化创意体验名城、优秀的侗族文化体验中心、湘黔游客集散地,使旅游业成为玉屏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接待游客730万人次;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北侗文化全域体验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主题全域旅游示范区、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县,接待游客1460万人次。”县委书记王俊铭说,这是玉屏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几年来,玉屏投资5.4亿元,实施“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计划,建成示范村寨40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山村面貌日新月异。

  同时,玉屏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城区病媒生物孳生地整治;殡葬改革稳步推行,县城实现集中治丧和遗体火化,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交通秩序、道路运输、“整脏治乱”及城市管理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和精细化。

  唱响小城故事,扮靓 水明珠。侗乡玉屏,正以一个崭新的形象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