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激战岑巩沙子坳(下)
□景戈石
(续接上期)
10月25日,天刚刚麻麻亮,黔军十五团及民团等一千多名敌人便从四面八方向沙子坳红军占据的高地冲了上来。龙云师长及五十二团的战士们,早就预料敌人会再次冲上来的,于是红军战士们早已做好了歼灭敌人的准备。沙子坳周围的敌人太多,龙云师长知道要想突围是十分困难的,那里山高路陡,怪石林立,要想冲出去,损失将更加沉重。针对那种客观实际,龙云师长对如何尽可能更多地消灭敌人,保存实力,对如何打赢这一仗,在战术上重新做了调整,将红军战士集中在一个战略高地,充分地利用有利条件,狠狠地打击敌人。在敌人尚未爬向沙子坳时,龙云师长与红军战士已经在高地垒了许多能够滚动的岩石。黔军十五团及敌联保主任杨光尤和民团队队长何吉安,一边叫嚣,一边带着他们帮凶、爪牙向沙子坳山上爬,当敌人爬到半山腰,只看到五六名红军战士在那里坚守阵地时,敌人异常兴奋,于是便命匪兵疯狂向前冲。当匪兵们冲到距离红军阵地只四五十多米时,看见只有两名红军战士边打边撤离阵地时,敌人嚎叫起来了,谁知红军从敌人旁侧的一棵大树上连续扔下了五个手榴弹,顿时把敌人炸得尸首四飞,敌人死伤数十人。敌首杨光尤、何吉安命令敌人赶紧后撤至二三百米远的地方。而从另外两个方向向红军阵地爬去的黔军十五团敌人也被打退后,敌人们慌了手脚。龙云师长及五十二团近200人巍然不动地坚守阵地。黔军十五团金祖典与杨光尤、何吉安于是改变了战术,将所有力量合为一股,企图从一个方向将红军消灭。因为敌人人数较多约有1000多人,是红军的数倍,敌人想用人数的多寡来决定战斗的胜负。敌人的再次冲锋,乌黑一片的敌人,在金祖典的指挥下,一步一步爬向红军阵地。让敌人感到意外的是,红军的枪声愈来愈少,敌人哗啦啦的枪声几乎掩没了红军的枪响。敌人想,红军是不是也被消灭了,只留下十来个人。一百米时,红军阵地还有四十来个红军战士在作战,七八十米时,红军阵地的战士又少了几个人,只有四五人了,到五十米时,敌人好像只看到了两个红军战士,顿时敌人再次疯狂起来,敌首金祖典命令敌人快速冲上去,不要打枪了,企图把那两名红军活捉。当敌人距离红军阵地只有二十米时,敌人只听到轰隆隆的声响,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原来是近100多红军战士一起从阵地高处掀动巨大的圆形石头,向山下滚去。这时,红军的枪声也响起来了。敌首金祖典与杨光尤、何吉安因在敌群的后面,逃跑得快些,否则也一并丧命。红军战士在这次敌人的冲锋战斗中,非常顺利地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打死了两百多名敌人,缴获了敌人数百支枪,还有子弹。
狼狈为奸的敌首金祖典和杨光尤、何吉安知道这次仍然无法战胜红军,于是再次逃下了沙子坳,企图另想办法,消灭红军。
10月26日清晨,敌首金祖典、杨光尤、何吉安重新组织敌人数百人,从沙子坳的四周爬向红军阵地。龙云师长带领红军战士,依然沉着地应对着敌人。从清晨开始,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钟,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都被红军打退了。但由于红军战士缺乏增援,敌人在不断地增援。红军虽然仍然占据在有利地势,但因为战斗持续时间长,红军战士牺牲不少,上百名红军战士光荣牺牲。
战斗仍然在继续。天快要黑的时候,敌人发起了猛烈地进攻。增援后的敌人力量更为强大,有如满天的乌云。因为红军是连续性的行军、作战,特别是红军多日未进食,极度疲劳,再加上受伤的红军战士未得到及时医治,当天色完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只有几十人的红军战士被数百人的敌军冲散,红军丢失了阵地。
这场战斗,持续了四天三夜,由于红军没有得到增援,红军的子弹用完了,就用刺刀与敌人拼命。因为敌人太多,红军战士大多在与敌人的战斗时,光荣牺牲,部分红军战士被俘。10月27日,夜里,龙云师长孤身一人突出重围,穿越荆棘横生的高山密林,从亮溪坡、桐木坪向岑巩龙田龙马方向行进,准备北上江口,追寻红六军团主力。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阻截红军前进,在龙马店这一带四处设卡进行堵截,并调集了龙马、安坪两个保的团壮、乡兵80多人放哨守卡进行防范。这些情况,龙云同志全然不知,当他走到关庄(今龙田镇安坪村)伪保长杨世忠的碾坊里时,碰到了杨世忠正在碾米,龙云同志不知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叫杨世忠给他带路往江口方向去。杨世忠见是一个红军,就假惺惺地满口答应:“要得”。本来路在外边,杨世忠偏将龙云同志带往里边哨卡上走,引入虎口。当杨世忠把龙云带到干古田曾老友的一块苕土里时,杨世忠就放声大喊:“你们快来哟,这里有一个共匪。”正在龙马店、干古田一带放哨的伪乡兵队长杨和清和另一伪保长杨世执听到喊声,就慌忙带了一伙乡兵跑来。当龙云同志正准备向前奔跑时,便被一名堵在前面的反动乡兵曾令洪撵上用杆子在他腿上杀了一刀,龙云同志仍以顽强的毅力全力奔跑,当跑到约200米远的麻栗垴的堰沟边时,龙云同志因流血过多,一头栽倒在地,不能动弹,从而被敌人所抓,陷入魔掌。这些惨无人道的反动派,在抓到龙云同志后,就立即把他身上穿的衣服剥光,抢走手枪、望远镜,捆起押到龙马店寨上看守,有的坏家伙还嚎叫要当场把龙云同志杀掉。当时,龙马店寨上有个穷人曾老友看到这帮坏家伙这样残酷虐待龙云同志,心中十分不忍,便拿了一件衣服给龙云同志穿上,并给他吃了一碗饭。
10月28日早晨,乡兵队长杨和清等人将龙云押至龙颈坳(龙田)区公所,交给区长甘泰霖,后被一个曾在龙云所部当兵,突围时被敌人俘虏的叛徒出卖,甘秦霖知道了龙云的身份,便于29日,把龙云师长交给岑巩县政府李林,不日交给贵州王家烈,最后被押到湖南长沙,不幸光荣牺牲于湖南长沙。龙云同志牺牲时,仅26岁,龙云是红军中一位杰出的指挥员,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1928年七月参加了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等领导的“平江起义”。自20岁起,龙云同志一直在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下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五纵队第十一大队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和第五军团随营学校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并担任西路军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瑞金中央红军学校第一队队长;中共苏区第五师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七军二十一师师长、补充师师长;湘赣军区参谋长兼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校长;红六军团西征时,党委任他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十八师师长等职。曾参加中共苏区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为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岑巩著名的沙子坳战斗,损失是惨重的,200多名红军战士大部分光荣牺牲,小部分被捕,惨遭杀害,红六军团十八师师长龙云被捕后也被杀害。究其失败的原因是:
一、在主观方面:(1)中革军委在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前期,向红六军团迭电命令向黔东南东方向前进,目的是在湘黔边吸引更多的敌人,以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这个战略目的红六军团是坚定不移地执行的。遗憾的是,中革军委在向红六军团下达命令的同时所通报的敌情是不准确的。敌军不但没有南移,反而在红六军团向江口前进的道路上设下重兵,在这种情况下,红六军团接受的是一个错误的导向和指挥,导致红六军团在石阡甘溪战斗中失败,致使红六军团十八师龙云及五十二团等200多人在石阡川岩坝血战突出重围时,不得不向不利于红军方向的镇远、岑巩前进,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由于未能得到后援主力部队的支持,导致沙子坳战斗失败。(2)敌情对红六军团来说是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当红六军团分两路从石阡龙溪进入河坝场等地,准备经石阡县进入江口地区,此时24个兵团的敌军正向石阡急进。湘、桂、黔三省敌军经过精心策划,早已从东西南北布置就绪,形成了对红六军团重重包围圈,敌军兵力相当于红军的五倍以上。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红六军团未能突破敌人包围,以至准备重渡乌江愿望无法实现,返回石阡境内又遭湘军和黔军的堵截,致使龙云率领的五十二团与主力失去联系,最后于石阡川岩坝困牛山与敌血战三昼夜终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突围的龙云,又在岑巩龙田被黔军和民团俘获。敌人的精心布置和敌众我寡,使红军处于不利的战略地位,这是红六军团十八师师长龙云率五十二团二百多人在岑巩县沙子坳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3)红六军团在岑巩县、石阡、镇远等黔地的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没有做好,由于未能深入群众,人民群众不知道红军队伍是为谁服务,是为谁谋利益,红六军团十八师龙云师长及率领的五十二团未能得到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部份人民群众反而听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红军在沙子坳上被围困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致使红军在岑巩沙子坳战斗中处于劣势,最后导致完全失败。
二、在客观方面:(1)红六军团十八师龙云师长及五十二团根本没有掌握敌人的军事部署和调动的军事情况,在红军仓促进入沙子坳时,未有知道在岑巩沙子坳地区敌人已经做好了精心的布置工作,而且力量数倍于红军队伍,处于不利条件下的红军在连续的四天三夜的敌人围困下,由于寡不敌众,导致沙子坳战斗失败。(2)红军连续作战,过度的疲劳,特别是给养不足,甚至断绝的情况下,即弹尽粮绝之下,没有后援部队或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种孤军奋战、艰苦困苦的恶劣条件,导致沙子坳战斗失败。(3)红军对岑巩沙子坳一带地形地势不熟悉,加上沙子坳一带山高路陡,沟壑纵深,草木丛生,树林繁密,这也是红军沙子坳战斗失败的原因之一。
岑巩县沙子坳战斗,对于岑巩历史而言,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斗,由于它有力地牵制了黔军与民团等敌对势力,为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赢得了宝贵时间,两军团会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增强了革命战斗力,为发展湘鄂川黔边的革命力量,为红二方面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沙子坳战斗沉重地打击了黔军及岑巩、镇远反动民团,国民党反动政府等敌对势力,削弱了敌人的有限力量。再是,沙子坳战斗唤醒了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已经麻木的人民群众,让人民真正认识到红军是一支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军队,为今后壮大红军队伍起到了积极而意义深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