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5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0-20

西秀区:“1+4”模式助推大数据产业发展

□肖志坚

  西秀区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试点之一,充分利用气候好、电力资源丰富、灾害风险低的先天优势,利用紧邻贵阳大数据示范区的先发优势和先行先试的优势,围绕一个战略行动,着力推进基础建设全域化、产业布局合理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植“智慧树”、深挖“砖石矿”,力争成为贵州省领先的大数据资源集聚地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

  一个战略行动。西秀区通过强力推进“七个一”战略行动,即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制定一套优惠政策、打造一批服务平台、扶持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培育一支专家队伍、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基础上,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统筹抓好产业培育、服务、招商、上市等各环节,切实增强竞争力,推动形成“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激发大数据产业发展动力。

  基础建设全域化。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小康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构建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乡镇以上城镇建成区移动网络全覆盖,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光缆全覆盖,国家4A级景区云峰屯堡景区和旧州古镇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基本消除移动通信盲点、盲区和弱覆盖区域。建成覆盖城区范围的城市精细化指挥中心,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同时,2015年以来,投入资金1.9亿元,新建基站357个,进一步夯实了信息基础设施,为大数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布局合理化。结合西秀区城乡特点,确立“1+X+1”大数据产业发展布局,以安顺大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研究孵化中心两个“1”为重点,盘活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建立完善合力城颐高电商园、安顺大数据计算运营存储中心、青安共建电商产业园、西秀产品推广中心、国资工业品设计中心、安顺智慧物流分拣中心、安顺VR体验中心等“X”个平台,破解因“数据小农”思想造成的“数据孤岛”瓶颈,促进大数据产业多样化发展。目前,安顺大数据中心引进全球外包百强企业——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已投入资金2.6亿元,建成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带动相关产业新增就业机会2000人左右。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在大数据产业的领跑下,一大批新业态企业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不断激发。西秀区以“创业梦想的舞台、企业家的摇篮、科技发展的新引擎”为目标,投资400万余元打造了5600平方米的安顺蚂蚁众创空间,作为大数据企业的孵化摇篮,成为了贵州省首批18个众创空间之一。目前,已引进国电南京、青岛禾软等一批大型IT企业以及华唐中科、大公国际、联合睿康、中健科大创客团队、中国众筹网等国内知名企业在内的54家企业、创客团队入驻,为全市的信息消费、大数据应用服务等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抢抓全省11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区)机遇,搭乘“信息高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效益不佳、业态同质化的香港豪德商贸物流城改造为集产品展示、包装策划、商务洽谈、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黄果树(豪德)电商产业园,借助大数据产业发展契机,搭建了电商发展的转型平台,实现了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目前,该电商产业园投入打造资金1亿元,已建成4个中心(即本地特色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培训中心、电视电话会议中心和3000㎡的仓储中心)和105个商铺,引进包含淘宝、中国7号网等知名电商企业在内的66家企业签约入驻,近期,西秀区作为主会场,积极筹备了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发布会暨重点企业监测工作座谈会,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领跑大数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为引领,带动“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旅游业”,助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西秀区虹轴轴承有限公司打造了实时远程信息平台、智能监控管理平台和电商平台,有效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产品和客户联系在一起,向“中国工业4.0”紧密靠近;旧州镇通过全镇景区高清探头全覆盖,安装旅游APP,开启智慧旅游模式,让游客可以及时了解古镇景点情况,并通过农特产品电商平台进行吃住行一线消费;杨武乡大屯河产业园区党总支充分借助“互联网+农村电商”、“党建云”双平台,与京东、邮政(村邮乐购)建立合作项目,催生互联网金融和在线供应链金融,通过电子商务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黔货出山”、“安货出山”、“西货出山”,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同时,在全区建设农村服务信息服务站155个,广泛应用了网络电视和农业专家视频在线平台,有力助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