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士刘廷九与长顺群众韦秀芝
□文/图 谢超恒
1935年初,中央红军主力在四渡赤水后,向南急进,于3月31日南渡乌江。随即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为红军西进云南创造有条件。红军又以部分兵力佯攻息峰、贵阳,蒋介石中计,认为红军将东渡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便由贵阳向东追赶。但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南进。以先头部队控制贵阳、龙里公路的黄泥哨至观音山段,掩护主力部队向南转移。
4月9日,中央红军迅速穿越湘黔公路南下,经青岩、惠水分三路向长顺(当时为广顺、长寨两县)进军。
4月10日,红一军团在巧占定番(惠水)后,由鸟落关进入长寨县境,于当日午夜攻占威远,随即沿谷增、土地关山间小路向长寨县城挺进。兵分三路从东门、北门、西门向县城发起攻击,攻占了长寨县城(今长顺县城)。红一军团在长寨县城稍事休整,即沿长顺境内的磨谢、大坝、城武、营盘方向继续西进。
中国工农红军途经营盘时,战士刘廷九因伤,无法再跟着部队前行,两个红军战士扶着刘廷九来到营盘乡松港村煤井韦秀芝家门口,对韦秀芝说:“老乡,我们这个战士有伤,不能走了,帮我们照看他,在你家养伤。等革命胜利了,红军会报答你。”韦秀芝说:“把人扶进家。我不要报答。”
养伤期间国民党连长带人来盘查,由于韦秀芝对红军已有耳闻,知道红军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军队,不同于国民党军队,他视红军为亲人,多方保护,刘廷九没有被抓。
但是,由于韦秀芝家没有把刘廷九交出来,国民党一把火烧了韦秀芝家的房子。韦秀芝一家遭受着极大的苦难。当年栽种时节,韦秀芝带着两个孩子在梅井田坝打田,准备栽秧,当地国民党武装追来,韦秀芝慌忙向营盘河对岸牛滚塘寨子方向逃去。不一会,敌人走了,韦秀芝立即回来,小儿子还在田坎上自己玩,可是,原本坐在田坎上的大儿子早已滚下田坎,被田水淹死了。
之后,当地国民党武装仍在追查。韦秀芝决定带着刘廷九从梅井搬迁到河对岸的牛滚塘寨子。韦秀芝此举的想法有两点:一是当时牛滚塘寨子属于紫云县,长顺这边应该管不到外县的事;二是牛滚塘寨子也有韦家,可以相互照应。就这样,刘廷九在韦秀芝家基本安全地生活下来。刘廷九在相对平稳的一段时间里,伤势好了。他有编织竹篾的手艺,经常为乡人编织农家用具,深得农民喜爱。之后刘廷九与营盘长高村平寨组的刘锦成认弟兄。经刘锦成介绍,刘廷九到中坝乡格丁村夏家上门成家,改名刘桂山。
刘廷九是四川人。在中坝格丁上门后,曾生育一子,一岁多后死亡,他在长顺县无直系亲人,解放后病故,葬于县内格丁村中寨组白杨湾,坟茔坐北朝南,墓地占地面积约12平方米,无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