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03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9-23

同心浇灌希望之花

——来自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参与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的报道

□本报记者 王 吟

  今年9月初,由民盟中央、民盟江苏省委、民盟贵州省委共同主办的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参与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同心助学”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议期间,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来自全国民盟各级组织的相关负责人踊跃发言、交流经验,围绕如何帮助毕节试验区改善民生状况、促进教育发展、提升医疗水平等建言献策。

  2011年,民盟中央响应中共中央统战部发起的“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号召,动员和组织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在贵州合力打造“同心”品牌,开启了全国民盟组织新一轮参与试验区建设的篇章。

  此次会议,是民盟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组织东部优质教育资源参与中西部特别是毕节试验区教育发展的重大务实举措,必将推动先进教育理念滴灌毕节,优质教育资源汇聚毕节,对助力试验区提高人口素质、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深远意义。

  秉承先辈情怀 建立同心品牌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节试验区成立之日起,民盟中央便带领全国民盟组织赴毕开展了帮扶工作,并于1989年在七星关区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基地”,成为最早进入毕节开展扶贫工作的党派之一,自此与毕节试验区结下了深厚情缘。1994年正式把七星关区作为扶贫联系点,长期坚持、广泛参与、倾力帮扶。时至今天,民盟组织对毕节的帮扶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成为全国帮扶毕节发展的统一战线中一支重要力量。28年来,一批批民盟盟员踏上毕节试验区这片热土,一个个民盟联引支持的基础设施、智力支持、扶贫帮困项目在试验区落地建成,有效助推了试验区脱贫攻坚步伐。

  为进一步整合调动盟内资源,民盟中央分别于2011年、2014年在贵州召开了两次“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并达成了由民盟中央统筹规划、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及民盟贵州省委参与,共同帮扶毕节发展的共识。在这两次会议的推动下,民盟组织在毕节相继推出了“烛光行动”、“明眸工程”、“名师大讲堂”、“名医大讲堂”、“健康心动”等一系列同心品牌项目,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好评。

  5年来,全国各级民盟组织在毕节开展招商、助学、助医活动,先后签订投资协议200多亿元,举办名医讲堂20多场,有效地推动了农村教学水平、诊疗水平的提升;各地盟组织和盟员在七星关区梨树镇上小河村和长春堡镇干堰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捐资300多万元建成了村小学、卫生室、村民广场,成为毕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同时,民盟的行动带动了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试验区建设和发展中,为毕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民盟贵州省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联系面广、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协调,先后组织盟内专家、名师、学者等奔赴毕节,开展各类培训、讲座达200余场,联引东部企业与毕节达成投资协议50多项,捐款赠物1380万元,为当地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等民生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名校结对帮扶 促进教育发展

  “叔叔你看,我穿了一天的鞋还是干干净净的。”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干堰小学六年级学生成幸雪指着自己的鞋告诉记者,“要是三年前,早就一身泥浆了。”

  干堰小学坐落在群山中,三年前,学校只有一栋老教学楼,门窗破旧不堪,没有玻璃,冬天就用塑料薄膜钉在窗子上遮挡寒冷。没有围墙,泥土操场,下雨天,孩子们泥浆敷齐胯,个个成了泥人。

  变化发生在2013年,那一年,民盟中央了解干堰小学的囧况后,慷慨解囊,拿出资金为学校修建了围墙,硬化了操场,给校舍贴上瓷砖,并号召民盟东部十省市参与进来,先后为学校修建了食堂,送来了课桌,捐来了图书,订做了校服,安装了多媒体教室,为每名教师配备了电脑……总投入超过100万元。

  民盟北京市委、天津市委、江苏省委还与学校签订智力支持协议,帮助培训教师,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从2015年起,民盟江苏省委还每年捐1万元作为学校的奖教金,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作为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支持教育发展一直是十省市民盟组织帮扶毕节试验区的重点。2011年以来,各级盟组织先后在贵州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协调引进的教育帮扶资金达800万余元。2014年,民盟江苏省委与民盟贵州省委、毕节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民盟江苏省委和民盟贵州省委联合在毕节市开展教育合作的备忘录》和《教育帮扶合作协议》,确定民盟江苏省委每年出资10万元,在七星关区设立“民盟江苏省委奖教金”,每年奖励2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民盟上海市委资助40万元援建毕节长春堡镇王官小学,签订了《民盟上海市闸北区智助贵州省毕节市长春堡中学办学三年(2014—2016)行动纲领》;民盟广东省委采取“量身定制”的培训方式,先后在深圳、惠州、佛山等地为七星关区举办了四期校长及教学骨干培训班;北京、天津、福建、浙江、辽宁等地民盟组织先后为干堰村学校建设捐赠120万余元;民盟河北省委向七星关区学校赠送了价值16万元的“点读机”;民盟浙江省委不仅长期组织中小学名师在贵州毕节、黔东南等地开展多学科培训,同时还发动盟员对农村贫困生开展助学活动,宁波慈溪育才中学董事长、盟员沈宏邦长期参与对贵州毕节、雷山的支教活动,多次为贵州农村学校捐款,金额达200多万元。

  特别是2015年底以来,民盟中央号召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在毕节启动了“同心助学”百校帮扶行动,利用东部省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教研互动,指导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及关爱留守儿童等工作,全面提升了试验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截至去年底,东部十省市相关学校已与毕节市的15所学校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共商毕节发展 建设崭新篇章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到贵州调研,对民主党派帮扶毕节试验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毕节试验区建设的经验表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是扶贫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28年来倾力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提出了新一轮工作的要求。在孙春兰部长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民盟贵州省委迅速行动,积极联系十省市民盟组织多次赴毕节开展多形式的帮扶活动,开启了民盟参与毕节建设的新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各级民盟组织先后在毕节、黔西南、安顺三个试验区开展助学、助医及招商活动,实现了各类捐赠价值1亿4390万元,投资落地近56亿元人民币,专家讲学200多场。在民盟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民盟组织倾情参与贵州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助力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在毕节脱贫攻坚画卷中书写了一抹亮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