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09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8-02

民营发展正当时 看毕节的“打开方式”

□张 恒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这次观摩会不仅是学习的机会,也体现了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有助于探索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路子。”在参观完毕节电子商务产业园、毕节·深圳智慧产业园后,观摩代表感慨地说。

  日前,2016年贵州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二组走进毕节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参观重点项目建设,了解民营企业发展。在民营发展正当时之际,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一起来看看毕节的“打开方式”。

  “特”字打头 立足园区发展民营

  “利用线上线下各类资源,通过电商平台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够推动地方农特产品出山,更主要的是这里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毕节电子商务产业园,观摩代表们不禁为毕节O2O特色体验馆及农村淘宝项目点赞。

  不仅如此,这个由七星关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卓越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毕节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商业、办公、仓储用房9.4万余平方米,阿里巴巴、京东等三十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搭建电商平台、提供支撑服务。

  “线上线下都能体验,还能把当地特产一‘网’打尽,服务还能送上门,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十分有利。”除O2O体验馆之外,还建成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展示中心、毕节农业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运营中心等,项目建成后还可借鉴就业1000余人。

  “以资源特色和行业特点为基础,立足园区建设,七星关区吸引了更多低碳、环保、节能型企业,持续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七星关区区长胡敬斌说,七星关区还建设了智能终端产业园、毕节明钧节能材料玻璃产业园等,这些项目充分发挥了当地交通区位、人力资本等优势,推动地方富余劳动力转移,助力精准扶贫。

  “龙头”带动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走进位于毕节市金海湖新区的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空地上的数十根巨型管道,还有施工的工人和指导安装的工程师。“简单说来,这个项目就是要依靠这哥庞然大物来存储空气产生动能带动发电。”毕节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原来,这些管道是空气储能压缩机的研究系统。作为一个“中字号“,由毕节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建立的研发中心,包括系统集成实验室、新技术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该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

  事实上,引进高科技实力公司壮大园区规模,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发展,一直就是毕节推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2014年,力帆、兴国、乌蒙山等一批国内大型民营龙头企业的纷纷进驻,就为毕节构筑起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大健康产业等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不仅有利于产业调整,更能带动民营经济的落户发展。”在观摩代表们看来,不仅要引进先进技术,还要做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要配套相关产业,做成成套的产业园。”

  “抱团”发展 民营经济亮点频频

  一栋栋独立厂房一字排开,一个个工人在封闭的车间加工精密产品......在毕节·深圳智慧产业园一期项目,贵州美高精密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威旺精密五金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已经入驻毕节经济开发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园,累计实现产值5亿元,初步形成规模,实现“抱团”发展。

  作为实现市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组团“迁徙”项目,毕节·深圳智慧产业园是促进两地经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以大数据处理中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智能家电、航天科技及光电产业等制造为主,对推动地方电子科技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入驻投产的企业涉及智能终端、智能小家电、电源、变压器等多类电子产品,整个产业转移完成后将有33家各具特色和竞争实力的企业落地发展。

  “企业‘抱团’发展,上下游产业都有了,不仅让企业在贵州扎根、深耕,还有利于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壮大。”在贵州省工商联党组书记肖向阳看来,不论是承接发展还是招商引资,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可以说十分有优势。“如今,贵州的民营经济正在腾飞,产业集中让贵州的企业家不用顾首顾尾,更有信心发展。”

  企业“抱团”入园,落地生根、百花齐放,优良的发展前景对创造就业机会也起着独特作用。“现在我的工作主要就是测试、焊接、修机等等,差不多能够拿到2000的工资。”在产业园当工人的夏应美说,越来越多像她一样的当地人选择就近在产业园区就业。

  实际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毕节市新增就业4.7万人,占全年任务数的52.2%,从业人员达到70余万人以上,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