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09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8-02

贵州简政放权再亮改革实招

□本报记者 田锦凡

  坚持发力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的贵州,再次对简政放权给出制度性安排,谋求破除制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月中旬,贵州省政府印发的《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下称“《要点》”),提出了3个方面18项重点工作,要求持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强化政府监管,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优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新政不仅要求直接到全省市县两级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及省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而且指定了具体牵头部门,还明确将“放管服”改革工作成效纳入各级目标绩效考核,“对工作推动不力的严肃问责,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曝光”。

  从关键词看新举措

  《要点》从简政放权、强化监管、优化服务3个环节,对年内需重点推进的18项改革进行了部署,其中不乏亮点、处处均为干货。

  在审批方面,对企业投资项目,省内自行设立的审批、核准、备案项目一律取消;大力减少审批环节,对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的一律取消,对企业和群众能自主决定的一律取消,对审批机关能通过征求意见或加强事后监管解决的一律取消。

  在准入方面,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凡是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影响民资公平进入和竞争的各种障碍,一律予以清除。抓紧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养老、医药、教育等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坚决取消对民资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及歧视性条款;大幅放开服务业市场,促进民办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服务业及文化体育等产业健康发展。

  关于创业创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砍掉束缚“双创”的繁文缛节,为扩大就业、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拓展更大发展空间;采取贴息、补助、创投基金等方式,对众创空间、创客联盟、创新工场等各种孵化器,在租金、场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政策、法律、信息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免费服务;落实完善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的股权、期权激励等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新生市场主体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制度,密切跟踪新生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促进新生市场主体增势不减、活跃度提升。

  关于中介组织,年底前全面清理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出台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政府购买社会中介服务制度,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中介服务领域,推动市场交易、市场监督鉴证、法律和财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发展壮大。对行业商(协)会类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五脱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关于数据应用,抓紧制定政府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实施方案,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及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库”,9月底前提出实施方案,以后行政审批部门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入库纸质证照。

  在试点方面,总结推广贵安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经验,推进瓮安县、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试点工作;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企业设立”单一窗口,实行新设企业准入集中受理制度。

  此外,《要点》要求以硬性指标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激发改革动力、增强改革实效;专项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改增”等重大政策,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倒逼抓好政策执行。

  频提“放管服”改革

  《要点》特别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各级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机构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督促。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明确鼓励探索创新、完善容错机制、多搞正向激励,“对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只要符合改革方向、没有违法违纪的,要提高宽容度,保护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记者观察发现,早于2013年4月,贵州省政府即出台《关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规定》,从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改进作风、强化监察4个方面提出了15条举措,明确对省级开发区(园区)项目、省级重大项目、“5个100工程”项目等实行土地直供,用3年时间实现与周边省份相比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最少。

  2014年6月,贵州省政府下发《关于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针对管得过多、门槛过高、手续过繁、管理不力、托底不够等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大力推行集中服务、购买公共服务,精准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文件再次明确,2015年底前实现与周边省份相比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最少。

  两个多月后,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当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凡是未列入行政权力清单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得实施,凡是不涉及政府资金、未列入国家和省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开展“一门办、一章结、一费清”改革试点,创新产业聚集区、开发区项目前置审批方式,切实做好接、放、管工作。

  去年5月,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相关会议上强调,贵州实现后发赶超必须用好市场“无形之手”、规范政府“有形之手”,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放权向纵深发展、管理在创新和加强上下功夫、服务大大加强和优化,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去年6月底,贵州省政府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明确了18项具体工作,要求重点围绕阻碍全省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市场监管的“盲点”,拿出有力措施、不断优化服务,为企业松绑减负、创业创新清障搭台,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今年5月20日,贵州省政府再次召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就推进全省“放管服”改革工作做了部署,要求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