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979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6-08

相伴夕阳红

——铜仁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观察

□通讯员 邹志勇 田牛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剧增。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快建设老年服务体系的任务已越来越紧迫。

  国务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着力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截止2015年底,铜仁市60岁以上老年人62.6万,占总人口的1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市老龄办专职副主任费树发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相继出台了 《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家庭工作的意见》等采取系列措施加强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地如何?现状怎样?发展还有哪些困难问题?带着这些疑问,4至5月,贵州省铜仁市政协组成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组走进万山、玉屏、思南、松桃、江口。

  互助幸福院的“琴棋书画”声

  “老杨,你看我这个字写的如何?”调研组一踏进万山区高楼坪乡高楼坪村敬老院院坝就听到从楼里传来赞美声。

  原来,住在院里的老人们,吃了饭都爱好书画的老年人纷纷来到图书阅览室,纷纷展示着自己的书法。

  据负责敬老院管理的高楼坪村村支书刘福章介绍,该院于2015年8月建城投用,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体检室、康复理疗室、健身室、多谋提、影视厅、储存室、餐厅、厨房、浴室、舞蹈室、留守人员亲情聊天室、日间休息室、室外健身场、戏台。目前,该院常住老人达146名。

  近年来,万山区超前规划,以高端设计规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敬老院管理,完善集中养老机制;拓展公办民营,开发社会养老;挖掘社会资本,实施民办养老;整合资源,推行互助养老。目前,全区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及养老服务场所44个,共设置床位922张,已入住834人。

  建一流生态文化特色敬老院

  离开万山,调研组来到玉屏自治县大龙镇城市中心敬老院,干净整洁的老人宿舍、温馨十足的食堂、设备齐全的康复训练室和体育健身房呈现在眼前。

  据大龙镇城市中心敬老院院长舒秀俊介绍,该院位于玉屏自治县大龙镇大龙堡村,1991年建成投用,1997年改扩建,内设40个标间的三层楼房,壁橱、沙发、床等生活设施一有尽有;院内有厨房、餐厅、浴室及安装了各类娱乐和健身器材;同时,院外建有高标准休闲娱乐广场,增建了生态绿地、水冲式公测、文化墙、景观灯等配套设施,建成了具有生态文化特色一流敬老院。1997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近年来,玉屏自治县积极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的养老工作法规、政策,加大养老组织机构建设,争取上级资金头图,加快农村互助幸福院和县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目前,全县有敬老院6个,入住246人;1个老年公寓,正在建设中;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个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床位64张;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和41个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246张床位。

  庭院经济开创养老服务机构新模式

  思林敬老院地处思南县思林电站库区岸上,这里有着清静环境和优美的风景。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敬老院周围的山坡上有家养的小山羊在“咩咩”的寻找着什么;再离敬老院近一点的就是庄稼地。

  原来,该院利用周围50多亩荒地, 对院里有50名五保老人进行劳逸结合似的养老。

  “在入住老人中身体条件相对健康的老人,按照益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的原则,种植玉米、季节性蔬菜、莲藕等农作物,同时发展养猪、山羊等家禽,编制扫把、筐楼、簸箕等农村日常用品,运作发展庭院经济。”院长刘芬介绍说,该院养殖4头猪,18头山羊,200只家禽。种植玉米5亩,莲藕2亩、洋芋1亩,蔬菜4亩,日常生活基本上能自给自足有余。

  近年来,思南县已完成城北、安华、中和三个城市社区的“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站”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10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实现乡镇、街道办事处全覆盖,双塘街道办事处云山社区老年公寓和思唐街道办事处日照料中心在建中,估计年内可建成投用。

  组建老年文艺队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

  “咚哒,咚咚哒……”调研组一走进松桃自治县盘信镇大告村互助幸福院就听到清脆的苗乡四面鼓鼓声。

  大告村互助幸福院坐落于松桃自治县盘信镇大告村,耗资16.5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活动场所320平方米,住房5间,床位10张,娱乐室、厨房、卫生间各一间。现有器材:腰鼓24个,四面鼓两个铜钱杆25根、辐射达六个自然村寨,1个村民组,246户,1549人,60岁以上老人215人。

  “组建腰鼓队、四面鼓队等老年文艺队伍,既可以丰富了大告村老年人的文娱生活,又能改善的老年人的养老状况,提升大告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市政协副主席、松桃自治县委书记冉晓东介绍说,自该院组建腰鼓队、四面鼓队等老年文艺队伍以来,共参加各类活动达到11次。

  近年来,松桃自治县高度重视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整合资源集中打造民政福利院园区项目建设。目前,该自治县有26所镇敬老院、1所福利院、1所民办养老院、9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中心、推行医养结合试点单位40家,床位共有2200张,入住老人1536人。

  医养结合大健康

  调研完松桃自治县社会养老服务建设,调研组一行又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了梵净山大健康产业项目,查看了梯田建设、休闲区、步道建设等,了解了梵净山大健康产业项目规划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2015年12月14日,贵州劲嘉国际大健康产业园(梵净谷)开发建设项目落户江口县,标志着该县大健康产业建设正式启动。

  “贵州劲嘉国际大健康产业园(梵净谷)项目”重点规划区域约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500亩,项目投资总额约31亿元。它以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核心,以健康睡眠为主线,发展养生农业、健康服务、生态旅游及山地户外运动四大重点产业为实现手段,匠心打造集生态养生(养)、生态文化旅游(游)、医药研发(医)、康体运动(健)、有机食品(食)、健康管理(管)为一体、世界一流的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江口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梵净山新鲜空气、干净的水资源等资源优势,结合江口发展整体发展规划,打造医养、疗养为一体的营养大健康养老年产业项目。目前,该县60岁以上老人37406人, 养老服务机构158个,床位1139张,其中敬老院10所,床位790张,入住率达85%。

  “十二五”期间,铜仁市投入运营的现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有862个,主要由4个城市福利院、1个光荣院、142所农村敬老院、86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点)、62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和5个民办养老机构组成, 养老服务床位1.7万张,养老服务床位数占老年人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