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87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12-04

提高履行职能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雷山县政协的报道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近年来,雷山县政协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始终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主动作为”的工作思路,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职能和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促进雷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争取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有了新举措

  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政协履行职能的根本保证。

  如何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记者了解到,县政协从多方面争取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一是加强领导保障。县委不仅明确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联系政协工作,并而且还参加和指导政协的一些重大活动及会议。如县委每年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听取政协工作汇报,既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增进了对政协工作的了解,为县委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县委把政协协商民主纳入县委的决策程序,出台了《中共雷山县委关于进一步落实政治协商、民主决策“三在前、三在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加强了政协工作。三是为强化工作措施,县委办、县政府办不仅印发了《雷山县政协专委会(办)与党群、政府有关部门工作联系办法(试行)》文件,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更高层面上对提案等工作作了规定,为提案的办理落实为政协委员搭建了履职平台,更好地畅通反映社情民意渠道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协商形式,协商民主有了新局面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为积极探索多种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近年来,县政协不断提高政协协商民主质量和实效:一是围绕乡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问题开展协商,各乡镇(社区)每年召开1次以上协商活动。如2014年,东城、西城社区就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协商,形成了5条意见建议呈报给县委、县政府,得到了县委书记黄清发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两个社区调研,为社区协调解决了人力、物力、财力,促使两个社区工作正常开展。2015年,县政协针对达地水族乡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形成7条意见和建议呈报县委、县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县长袁刚率有关部门深入到该乡进行调研,并落实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为开展座谈约谈会议协商,县政协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每年召开1次县长与委员座谈会和1次政协主席与委员约谈会议协商讨论。如2014年,围绕“手工产业发展”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召开县长与委员座谈会,该县9位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深入调研,就手工产业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30余条意见和建议,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成立了手工产业办公室,开展手工技艺培训、绣娘技艺比赛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手工产业发展。

  深入调研视察,建言献策有了新成果

  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县政协坚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深入调研,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常委会议视察层次高。围绕全县重点项目、产业等情况该政协开展常委会议视察,广泛吸纳各位常委的真知灼见,助推重点项目有效实施。如2014年,县政协视察凯雷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提出了16条意见建议呈送县委、县政府参考,部分意见得到了采纳。二是主席会议视察效果好。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视察,县政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如2013年主席会议视察了第四中学项目建设情况,形成了《关于第四中学项目建设的主席会议视察建议案》,得到黄清发的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第四中学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了雷山民中如期搬迁。三是专题调研广泛深入。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县政协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如《关于雷山县城镇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雷山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视察报告》及《关于雷山县特大洪灾灾后重建的调研报告》等40余篇调研视察报告得到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240余条意见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得以采纳。

  建立健全机制,民主监督有了新作为

  为健全提案办理协商机制,拓宽反映社情民意渠道,完善民主评议办法,县政协做到:一是提案工作满意高。县政协建立和完善了县领导领衔督办提案、主席会议督办提案以及提案办理“回头看”等机制,加强对办理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商,较好地推动了提案办理的落实。2012年,县政协提案办复率达100%,落实率达52.95%;2013年提案办复率达100%,落实率达67.36%;2014年提案办复率达100%,落实率达59.29%。如黄清发领衔督办的《关于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建议》,亲自参与办理,靠前督查督办,责成县委办牵头制定并出台农村垃圾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每年工作重要内容;袁刚领衔督办的《关于将雷山县茶产业纳入农业保险范围的建议》,亲自召开会议,研究办理工作措施,积极向省、州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有效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县政协主席陈正锋领衔督办的《关于开通县城公交车的建议》,积极沟通协商,已于2014年12月底开通了县城公交车,方便了市民出行,深得群众点赞。二是反映社情民意效果好。县政协制定了《县政协机关服务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委员接待日制度》以及出台《关于明确县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乡镇政协联络组及界别的通知》等制度机制,加强了与委员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委员生产、生活和工作情况,拓宽了反映社情民意渠道。三是民主评议成效明。2014年,县政协启动了民主评议工作,通过常委会对县政务中心、县文体局开展评议,帮助被评议单位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找出13个方面问题,提出14条整改建议,两个被评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认真进行了整改,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强化自身建设,履行职能有了新水平

  新时期,政协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县政协认为,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行职能水平。具体做法为:一是加强“五型”政协建设。近年来,县政协以创建“学习型、发展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政协为抓手,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树立发展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创新工作载体、包容和谐共处,进一步增进共识,凝聚力量,不断提高了履行三大职能的能力。二是完善政协制度机制。县政协出台了《政协委员产生及考核管理办法》、《调研视察简则》及《政协工作成果转化制度》等10多个制度,加强委员教育和管理,提高委员履职尽责能力;建立完善《雷山县政协机关后勤事务管理规定》等机关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对办公室管理、公务用车管理、食堂管理、财务管理作了进一步规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县政协每年举办1次以上“委员活动日”活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政协委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促进团结、 增进友谊。每年开展1次以上政协机关与政协参加单位开展活动,密切了与各单位的联系,增强了凝聚力,构建了“和谐政协”的良好格局。

  加强对外联谊,智力支边有了新突破

  为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智力支边优势多方联系对接,县政协加强与省、州政协及民主党派的汇报与交流,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工作,办成了实事。

  如经积极与各民主党派牵线搭桥,争取得到多个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共1300余万元,修缮了乔桑小学、排告小学、掌雷小学等10多所学校,资助近10000名贫困学生。通过民盟省委支持和民盟浙江省委帮助,得到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慈溪市育才学校董事长沈宏邦先生的结对帮扶,在育才中学举办“民盟育才班”,免费为雷山的贫困优秀学生提供2年高中教育,举办四届,共招生74名,其中第一届16位毕业生全部考上一类重点院校;获得《几何王》智能型教育软件研发者徐方瞿教授捐赠教学软件30套,并作了使用学习培训,获得北京第四中学网校捐献的教学网卡400张,价值80万元。与此同时,在该政协的积极努力协调下,促成了北京民大附中、河北衡水中学与雷山民中结为对子,开展校际交流,促进教育教学共同发展;促成了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与雷山县医院结对帮扶,“明眸工程”为雷山县50多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促成贵州壹基金协会在雷山县抗洪救灾中为灾区学校、农户捐款捐物共计30余万元,惠及600多灾民。除此,县政协近年来还举办农技培训60余期5000余人次,重点扶持脚尧村、脚猛村,使这两个村率先步入了小康,使得智力支边工作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