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183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9-02

人贵感恩

□蒋兴华

  近日上网浏览,一则“大陆重知识,香港重感恩” 的时讯深深吸引了我。文章不长,但很有意思:女儿从香港拿回一年级课本,老婆找出小若的大陆版一年级课本,对比之后发现一现象,大陆是以认识动物开始,香港以感恩开始。大陆的课本在教你学知识,香港的课本在教学生做人和生存技能,如此小差异,结果却是千差万别。于是才明白,香港的老师为什么都那么和蔼、谦逊;大陆的老师(一部分)为什么都那么势力、霸道。一个是为爱传播知识,一个是为任务和工资传授知识;一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产出的田地。结果可想而知。

  谈起感恩,我想起了一位老人。

  那是三十年前的冬天,当时我在贵阳上学。我的家乡在很偏僻的小城黎平,每个假期,都要回家看望父母。由于要乘车,从贵阳到黎平全是山路,行程有400多公里,因此每次坐车都晕车。每次坐车回黎平,中途要在雷山县境一个叫“永乐”的地点吃午饭。

  那次可能是感冒的缘故,毫无食欲的我,只想吃路边卖的的酸萝卜。下车后,当我习惯走到一老人的摊点时,老人的酸萝卜全卖完了。见我晕车得厉害,老人说:不要紧,我去帮你找找。大概5分钟后,老人颤颤巍巍地来了,手上捧着的不是酸萝卜,而是我最喜欢吃的酸生姜。

  见到我,老人似乎过意不去的说,没有酸萝卜,只有酸生姜…… 殊不知,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我连忙摸钱给老人,但老人坚决不要。老人说,她是找人要的,而不是买的。

  那天我记得清楚,吃了老人不知从哪儿找来的酸生姜后,我不仅没有晕车,感冒也竟然好了。而更加奇怪的是,自从那次吃了老人的酸生姜后,从此我坐车晕车的毛病也没有了。

  我不知道这其间有什么关联的原因,总之,这件事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而永远挥之不去:一个素不认识以卖酸萝卜为生的老人,什么也不图,仅仅是因为陌生的外乡人坐车难受就这么热心,其友善、纯朴之心无不令我感动异常。此事尽管过去几十年了,当我每当坐车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不知姓氏的老人。从她的年龄推算,估计已不在人世了,但她那慈祥的相貌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也就是从那时起,“感恩”之情,总是盈融于我心间。

  什么是感恩?

  感恩有祝福、赞美和感谢某人之意思。生活中,人最不能缺的就是感恩。从字面看,“感恩”二字非常有意义和启发性。这两个字下边都有个“心”字,说明感恩不该是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乃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感受,并用言语或行动来加以表明。另外,“恩”字是“心”加上“因”,表示心思的焦点集中在某事物的“因由”或“来源”,有饮水思源之意。所以,若我们常存“思源”之心,便会常常感恩。

  感恩的内容很多。有一篇文章是这么说的: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两个面带微笑的人,这俩个人有着令人温暖一生名字,叫做父母;当我们的世界还是一片空白与黑暗的时候,有一个人像一根蜡烛一样为我们点亮前方,指引光明,是他丰富了我们的心田,是他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这个人叫做老师;当我们慢慢的长大,看过世间繁华和落寞,有一个依然默默陪着你看细水长流,陪你荣辱与共,这个人叫做爱人;当我们不开心,遇见困难,身边总是会有这样的一些人给你安慰、给你鼓励,而他们叫做朋友。

  人贵有感恩之心。

  人的一生不容易,也许正因为不容易,便有太多需要感恩的人或事。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爱人,感恩朋友;感恩陌生人对我们的帮助;感恩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与赋予。感恩,是生活美好的基础,心怀感恩,人什么都能放得下。一位哲人曾说,心若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若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若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若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因此说,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无疑是一个幸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