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828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8-28

青山为幕 雨水为景

——2015年镇宁蒙正苗族“跳花节”剪影

  8月25日,蒙正苗族传统节日——“跳花节”在镇宁自治县江龙镇竹王坡隆重举行。青山为幕,雨水作景,苗族人民热情依然不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吹着唢呐、芦笙,拉着四弦马头胡,载歌载舞在活动场上尽情欢唱,以此预祝粮食取得好收成。

  据了解,此次蒙正苗族“跳花节”活动是由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主办,江龙镇同康村、竹王村协办,活动得到镇宁自治县江龙镇人民政府、六盘水中信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活动的27支参赛队分别来自西秀区、开发区、镇宁县、紫云县和普定县,比赛采用对歌、唢吶、四弦胡、射弩、斗鸡、斗鸟6个项目分组进行,活动均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原生态歌舞表演则不分民族,参演均有鼓励奖。

  活动现场,各类活动精彩纷呈,现场欢呼声不断,但最引人入目的表演还是蒙正苗族的传统“摔跤舞”,据说该舞蹈是苗族人民追忆远古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的表演舞蹈,反映了人类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历史,是蒙正苗族的“活态”文化,古朴精彩的表演给观众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欢笑,也让前来参加“跳花节”四方宾客大饱眼福。

  资料链接

  摔跤舞:蒙正苗族传铳男女摔跤舞是在束供竹王时(部分家族)举行。“竹王偶像”束好后立在一个竹簸里,请竹王老祖宗坐堂屋神龛中间看子孙们表演活动。在堂屋里举行摔跤舞表演,摔跤舞3人组成,一男吹着芦笙走在前面,一女(男扮)走在中间,边走边捻麻,一男跟在后面,身挎一竹兜(牛嘴笼),竹兜里装着稻草,两只手端着一米筛跟在后面,边走边舞。男的用米筛去处女人的屁股。处第一次女的回过头对男的说:“不要开玩笑’;处第二次女的回过头对男的说; “不要再开玩笑”;处第三次,女的发火了,回过头对男的说︰“等老娘来看你哈。”女人把麻丢在地上,要找男的摔跤;此时,男的也把米筛摔在地上,两个抱起就摔起跤来。摔跤舞要摔三次,其中:女的要倒两次,男的只能倒一次。如扮女的劲大摔不倒下去,站在旁边的人都要帮忙男的,伸手去拉女的脚,围观的男女老少哄堂大笑。

  蒙正苗族的男女摔跤舞,为什么一定要女的倒两次男的倒一次?说明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年代,显示父系已经占了统治地位的舞蹈。蒙正苗族的男女摔跤舞几千年来能在民间传承至今,是因供竹王必须举行,如不供竹王早都失传了。

  蒙正苗族的男女摔跤舞,形式上看有点低俗。但从表演的导具、内容上看,反映了人类从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历史,蒙正苗族的摔跤舞,是远古时代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活态”文化。

原生态歌舞“庆丰收”

摔跤舞

唢吶队

跳花

前来共同庆贺的兄弟代表队

  本报记者 王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