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99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7-09

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性贡献

——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郭福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全民族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中流砥柱。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及各族各界爱国志士仁人,都汇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积极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日,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温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武装侵略,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共赴国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党在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即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其他中间力量;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建立了合作关系,争取到广大的同盟者。

  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发表后,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积极拥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抨击国民党“分裂、妥协、投降”政策,要求蒋介石停止反共、团结抗日,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在上海发起成立进步团体“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红军议和,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于11月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七人,时称“七君子事件”。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反对,各地展开了营救运动,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沈钧儒等才被释放。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不但没有吓倒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反而更加激起他们组织起来一致抗日的爱国热忱。“七君子”当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民主党派的领导骨干,在抗日图存和民主革命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时,还有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心连心,情相连,患难与共。如:在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实行封锁,物资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同毛泽东早有深厚交情的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北京大学教授)和一些进步学者忧心如焚,他们节衣缩食,于1936年秋末,凑钱买了一些日用品和食品送去延安,以表达他们的心愿。毛泽东于当年11月2日满怀深情地给他们回信说:“各位教授先生们:收到惠赠各物(火腿、时表等),衷心感谢,不胜荣幸!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正准备一切迅速地进到团结全国出兵抗日,我们与你们见面之期已不远了。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为中华民主共和国而奋斗,这是全国人民的旗帜,也就是我们与你们共同的旗帜!”在毛泽东的启发、关怀和推动下,以许德珩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忧时的学术界代表人士,继承“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坚持团结抗战,坚持民主与科学,积极参加对中国共产党和抗战有益的活动,并于1944年在重庆建立了政治性的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为,成为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人民团结抗战的核心,指导和推动抗日战争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不断走向胜利。1937年7月15日,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把《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蒋介石,强调“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这份《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当时,各民主党派都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和全面抗战的路线,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并肩战斗。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创办各种报纸刊物,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民主党派中许多爱国青年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为全国抗战筹集钱财等。例如: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反对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筹建国民党民主派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后来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积极开展抗日民主活动。沈钧儒、史良,都是1941年建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的领导。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主张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加强团结,进行了广泛的、非常活跃的政治活动。抗日战争一开始,中国致公党(1925年在旧金山成立),就发动爱国华侨和侨眷,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为首,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建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在抗战时期响应中共“八一宣言”,发表了《告同志书》,提出组织反日阵线的建议,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发起人马叙伦、周建人、许广平、赵朴初、郑振铎、雷洁琼等大多是抗战时期留居上海的文化教育界和出版界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在抗日反蒋斗争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总之,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表明,在革命胜利后的今天,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是在长期革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距离今天已经70年了,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至今对中国人民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条:

  一条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揭示了自强不息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根本保证。战争是实力的较量,是科技的比拼。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痛心疾首,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内部分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发展的经验都充分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就是说,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则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在争取国际和平的同时,关键是要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提升综合国力。

  另一条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一大法宝,在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顿。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依赖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阶级和社会力量对比,向着有利于人民革命方面转化,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仍要坚持并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是指导统一战线事业继续发展的纲领性文献。5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条例》全面规范了各领域各方面统战工作,是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要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积极作用。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探索有效形式。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民主党派指明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方向和使命。

  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要薪火相传,继承和发扬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共同战斗的光荣传统,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贯彻执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有效履行职能,使参政党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当前,民主党派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条例》的精神实质,努力践行中共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特点和优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不断彰显新作为,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