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建全国重要石材产业基地
2020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把石材产业作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予以大力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省石材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利税突破10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突破20万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材产业基地。这是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具体目标。
据了解,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石材产地,石材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全省石材资源储量超过100亿立方米,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特区),主要有大理石、花岗石、辉绿石、玄武石、板石、饰面用灰石6类75个品种。近年来,受益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国际国内石材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作为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材这一节能、环保、低碳、绿色产业,愈加被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贵州所重视。
针对产业业态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层次的状况,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实际,《意见》定位加快发展石材产业是贵州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要求坚持特色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有序发展原则,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为支撑、文化为内涵,以精深加工和市场建设为重点,抢抓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着力引优扶强、强化品牌建设,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贵州发展石材产业的重点任务,是在全省重点布局建设2个中心、3个基地和10个重点园区。即突出黔中地区中心地位,在安顺建设贵州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在贵阳建设贵州石材产业创意设计中心;根据资源分布条件,重点打造安顺、黔西南、铜仁石材产业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建设镇宁、思南、石阡、江口、安龙、锦屏、罗甸、花溪、龙里、余庆等石材产业园区。到2017年,力争培育1—2个百亿元级石材产业园区。
同时,贵州将加快推进“石材品牌培育计划”,支持更多产品进入全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安顺市、黔西南州重点开发贵州米黄、灰白木纹、黑檀木纹、彩云灰、冰花玉等大理石品种和贵翠等高档宝玉石品种,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重点开发贝壳石、晚霞米黄、石阡桃红、咖啡木纹等大理石品种和罗甸玉、紫袍玉带石等高档宝玉石品种,贵阳市、遵义市重点开发羊脂奶油、红砂石、贝壳石等彩色大理石品种。
此外,《意见》提出积极申办中国·贵州石材交易博览会,打造一个石材高端交易展示平台;在“互联网+贵州石材计划”中,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建设“贵州石材云”、开通“贵州石材网”,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搭建全省石材销售B2B、B2C、O2O电子商务和创意展示平台。积极开拓欧美、中东、东盟等国际主要石材消费市场,推动石材企业进入贵阳、贵安新区、遵义三大综合保税区和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推行石材产品进入保税仓库的监管办法,实现原料保税进口和便利化通关。
为提高优势资源利用水平,贵州还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实施现代化、规模化、绿色化开采,提高石材开采荒料率和达标率。到2017年,使全省石材开采荒料率、达标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分别达50%、60%、80%、95%以上。
据悉,目前贵州正在加快编制《贵州省“十三五”石材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其欲通过持续努力,到2017年,全省石材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利税突破3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突破5万人;到2020年,全省石材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利税突破10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突破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