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93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6-30

典型示范带动 激活发展引擎

——我省“五好”工商联建设侧记

□本报记者 董 瑶

  6月12日,贵州省工商联召开全省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工作推介会,25家县级工商联脱颖而出,获得“五好”授牌。会上,来自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南明区、盘县等“五好”工商联就如何推进五好工商联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

  “‘五好’荣誉不是终身的,对照标准,择优评选,优胜劣汰。以此促进基层工商联完善自身建设,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委重视

  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工商联系统共有1319家商会,商会会员总数共10万余人,其中,行业商会376家,异地商会161家。目前,全省省级商(协)会共有84家,其中,省工商联直属商会62家,团体会员14家,省外已成立的省级贵州商会16家,市州级贵州商会11家;省级贵州商会中有9家被省商会授予经济联络办公室称号。目前,全省县级工商联共371个行政编制、150个事业编制、79个工勤编制,编制内实有583人,借用16人、聘用57人,全部共计694名,普遍建立了正常工作经费增加机制,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建立了党委领导班子抓工商联工作的责任制度;建立了政府联系工商联工作制度,领导班子中有专人负责联系工商联工作;建立了工商联党组书记列席各地党委相关会议,工商联主席列席政府相关会议制度。

  为有力推动“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贵州省工商联争取党委重视,为“五好”县级工商联的制度建设开好道;任务分解,责任到县,为“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铺好路;强化督察指导,使“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实现有动力。今年1月14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深入开展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将“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列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对各市(州)的督察工作内容之一。

  细化标准

  记者在《贵州省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上看到,《标准》从“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 “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等5个方面对“五好”县级工商联提出要求,并详细制定了诸如“工商联主席担任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职”;“企业会员占会员总数比例年提升不低于10%或企业会员占当地私营企业有效总数的50%以上”等76条细化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分。此外,省工商联还把“亮点工作”也设定问为考核标准之一。“只要是工商联的某项工作在全省县级工商联建设方面独树一帜,有创新性,实效好,也能得到相应的加分。”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黄平县工商联结合《贵州省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评价标准》和该县工作实际,制定了“五好”工商联创建方案。同时,在工作中积极作为,配齐配强县工商联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使工商联机关领导班子进一步年轻化。商会班子建设得到加强,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了促进商会建设,该县工商联积极改善商会软硬件设施,使基层商会从“有名无实”到“名副其实”的转变。规范基层商会工作,建立工商联领导班子联系商会和非公企业工作制度,明确商会领导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争先创优

  “今年一季度,凤冈县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在后发赶超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当中,民营经济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工商联功不可没。”4月23日,凤冈县县委副书记汪能科对该县工商联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地处黔东北部素有“锌硒茶乡”美称的凤冈县是遵义市的东大门,2011年前在全省88县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排名为第85名。2013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占比达63%。民营经济税收2.99亿元,占全县总税收收入的75.6%,凤冈在全省综合排名上升到了53位。民营经济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县在册个体工商户11085户,注册资本6.7亿元,在册民营企业900多户。凤冈县工商联主席郑静然认为,凤冈县工商联工作的有效推进在于:一是党政重视。县委、政府对工商联人员、经费予以保障;二是主动作为。工商联按照章程发挥了独特作用;三是亮点纷呈,基层商会建设,纳税人维权服务中心,商会投资发展公司,阳光就业帮扶中心四大亮点各具特色。

  凤冈县工商联只是遵义市“五好”工商联建设的一个缩影。遵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袁益民表示,近年来,遵义市工商联紧紧围绕“一个设立、五个有”和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目标,找抓手、寻载体、强培训、搭平台、提硬件、促项目、重服务,坚持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据袁益民介绍,该市“五好”建设实现了以下突破即:实现了市级工商联设立专职常务副主席的突破;实现了县级工商联主席93%进入县级政协、人大、政府班子;实现了市、县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职数上的突破,市和50万以上人口以及非公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区、市)按主席、书记、3名专职副主席、1名秘书长进行配备。职数由上届57名上升至本届79名,净增22名;实现了在对待工商联部门思想认识上的较大突破。改变了过去工商联主要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观念,一批年轻有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主动或被选拔到工商联岗位工作;实现了市工商联、总商会非公人士兼职副主席、副会长人数的突破。通过市工商联、市总商会班子分设,市工商联副主席达18名,总商会副会长15名,比上届增加15名;实现了市、县工商联班子中非公人士政治安排的突破。市、县工商联(商会)常委以上非公人士全部进入了省、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6月12日,贵州省工商联召开全省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工作推介会,25家县级工商联脱颖而出,获得“五好”授牌。

(记者 董 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