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780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6-04

行使好政协话语权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出好声音

□陈正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部署了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战略任务,明确了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为推进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出了人民政协如何行使好话语权的强烈信号。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人民政协拥有重要的话语权和广泛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靠所提意见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靠对复杂问题的正确见解和工作的预见性。”因此,在新常态下,人民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如何更好地行使“话语权”,发出政协更多的“好声音”,凝聚政协推动发展更强的“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献计出力,做出新贡献。

  一、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促使政协委员“话语权”更加增进共识

  “好声音”怎样发出?政治把握是根本保证。要始终如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因此,我们要时时关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学会总结归纳,要时时关注方针政策并学会融会贯通,要时时关注党在不同时期发出的声音并正确理解,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用新知识提升履职能力,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说得上话、说出好话。要始终如一坚定理想信念。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核心领导力量,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复兴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认识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机构。始终坚定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道德情操上的领路人。要始终如一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自觉维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思想统一到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委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在贯彻落实上主动把党委的主张达成广泛共识;在议政协商上促进党委政府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民主监督上推动党委政府的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二、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促使政协委员“话语权”更加富有成效

  “好声音”怎样形成?调查研究是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而作为政协委员,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建议权。因此,我们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要坚持扣中心、为大局。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着眼同步小康建设、着眼深化改革、着眼法治建设、着眼社会民生等问题,选择事关政治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聚焦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使形成的诤言良策真正成为助推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撑。要坚持真调查、实研究。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既要充分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又要充分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占有更多第一手资料。只有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这样得出的调研成果才能做到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条理分明,讲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接地气、识民情。把眼光向下,深入民间、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来自最基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准党委政府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真问题、急问题、难问题,才能理性地表达和反映各界群众的诉求,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要坚持讲真话、进诤言。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用事实说话,切实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说空虚话,使发出的声音更符合客观实际、更符合群众意愿、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促使政协委员“话语权”更加顺应民声

  “好声音”从哪里来?密切联系群众是根本途径。要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事情、想问题,才能找准履行职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思想,不断拓宽履职为民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为反映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心助力。在政治协商中真诚为民建言献策,在民主监督中及时反映民意民情,在参政议政中尽心为党委政府分忧。要认真倾听群众声音。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走走看看,与老百姓坐坐聊聊,俯下身子去听听群众真实的诉求和呼声,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对当前形势和一些社会现象怎样表达,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为我们及时解决问题争取到先机和主动权,才能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性。要学会讲好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它反映群众心声,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指导实践。因此,人民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在行使话语权的过程中,要学会并讲好群众的语言,人民群众才能听得懂、信得过,党委政府才能用得上、落实好。

  四、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促使政协委员“话语权”更加凝心聚力

  “好声音”怎样凝聚?合作共事是关键所在。要增进最大共识度。人民政协囊括了各政治团体和各族各界有识之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治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各族各界的优势和特点,既要积极代表各界反映民情民意,又要向各界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协商变成协力,由协力变成合力,共同担负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要寻求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因此,我们在开展政协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中,要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原则,尊重、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支持各种意见的交锋、交流、交融,切实营造畅所欲言、心情舒畅、和谐融洽、生动活泼的履职氛围,使人民政协成为各族各界群众参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渠道和友善桥梁。要凝聚最大正能量。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我们要尽可能地联系一切可以联系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多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语,多做有利于发展的事情。这样才能汇集更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凝聚更大发展合力。

  五、要提高开放创新能力,促使政协委员“话语权”更加适应新常态

  “好声音”怎样适应新常态?开放创新是重要举措。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当今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对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跟上时代发展,就必须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搞好知识更新和理论武装,全方位提高能力、增强整体素质,使自己成为政协统战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敢于破旧规、勇于超常规、善于立新规,把协商民主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和提炼,明确协商程序,对协商议题的提出、协商过程的组织实施、协商结果的转化反馈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将协商民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积极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不断完善新载体,使广大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改进政协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的方式方法,使这些工作常做常新、永葆活力;积极探索、完善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政协特点、有利于履职的新举措,使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作者系雷山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