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时晓军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近段时间来,笔者通过认真学习培训资料,聆听领导和专家专题讲座,讨论等形式,总体感受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谈几点想法。
一、 进一步增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条件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动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较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征程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改革具有主题鲜明、主线清晰、重点明确、力度空前四个鲜明特点。通过学习,进一步对中央和省委怎样对待改革、怎么深化改革、如何推进改革等重大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加系统的提高。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我省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我省发展滞后,根本上是改革开放滞后;我省发展上的差距,最主要是改革开放上的差距。加快贵州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抢抓历史机遇,用好关键一招,突出问题导向,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地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机活力。
二、 进一步理清了助推加快发展的思路。
回顾历史,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富民强省事业增添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一批先行探索的宝贵经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贵州发展仍然滞后,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滞后;贵州发展上的差距,最主要是改革开放上的差距。伴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如何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站在改革的风口浪尖,深化改革开放, 实现同步小康、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是我们当前要理清一个重要问题。包括全面深化改革贵州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必须在改革的目标、方向和步骤上统一行动,共同作为,为改革支招,一起向改革发力,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中共贵州省委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紧紧围绕”总体要求,结合贵州发展实际,响亮提出了突出贵州发展的战略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继续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的主战略来思考改革;从民生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出发,把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改革发展事项落实好;深入分析和把握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找准和理清工作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实践证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作支撑,工业文明需要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原始社会不会有生态文明,更不会有城市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深化工业化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是坚定工业化信念的内在要求。要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只要环境处在承载力范围内,处在我们可控之内,就可以“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用环保要求倒逼改革转型,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 进一步凝聚了深化改革发展的合力。
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不能裹足不前。从长远来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是谋划长远发展格局的改革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决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铜仁作为贵州欠开发、欠发达程度最深的地区,“后发”仍然是铜仁的基本市情,“赶超”始终是全市的努力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个问题上更加不能含糊。2013年底,中共铜仁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在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提出的60条改革任务和省委《实施意见》明确的502项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先行先试、构筑黔东开放前沿发展高地”的目标任务,部署了八大类36条先行启动的具体改革举措。36条行动计划,桩桩牵涉铜仁发展,事事关系民生福祉。作为铜仁来讲,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体实践中,核心中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关键中的关键是跨越赶超。要始终把提速增效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省的主基调、主战略,不断做大总量、做强产业、做实民生,不断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为同步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铜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关键环节,抓住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合力攻坚,努力实现以最小的改革代价获得最大的改革成效,进而做到“蹄急而步稳”。要解放思想观念,深入查找和清理那些习惯思维、陈旧观念和过时做法,勇于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打破思想的僵化和利益的羁绊,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继续解放思想、研究对策、寻找答案。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刀阔斧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平台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底线思维,既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又看到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未雨绸缪、科学研判,守住底线、不破红线,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工作的主动权。要善于摸着石头过河,用活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改革氛围,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将铜仁建设成为黔东开放前沿发展高地。
(作者系铜仁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