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615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7-31

绘就“大均衡、大发展”教育发展蓝图

——江口县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刘仕化 本报记者 潘建

  近年来,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江口县,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执政理念,按照“小县办教育大县,穷县办美教育”的思路,坚持将教育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导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大视角创新,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节节攀升的新态势。

  走进江口县城,这里并不大,群山巍峨,风景秀美,如诗如画;走进江口中学,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那整齐一致的教学楼,优美精致的设计理念,无不让人眼前一亮。2010年,江口县为解决城里学校拥挤的问题,在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异地建设了江口中学,2014年县政府投入5000万元新建了江口第二小学,有效解决了城区学校“大班额”的现状,确保了城区适龄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有学上、上好学、读好书”。这仅仅是江口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至此,一个贫困县“大均衡、大发展”的教育发展蓝图,在江口的大山深处由此绘就。

  规划引领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江口县委、县政府坚持将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充分研究上级政策的基础上,一是相继制定了《江口县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江口县“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五年规划》、《职业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等多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保证了县域教育事业高位有序发展。二是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编制完成2015—2018年实施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规划工作。确定了“14863”学校调整规划,即到2018年末建成一批幼儿园,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4所县直小学,化解城区大班额;8所乡镇标准寄宿制中心小学,优化资源配置;6所初级中学,城乡协调发展;3所高级中学,公民互补,齐头并进;并保留必要村小及教学点,满足群众需求。

  强基固本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该县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使全县教育教学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抓质量、抢抓进度,使用县城“黄金地段”实施了江口中学、江口第二小学搬迁工程及江口实验幼儿园、江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江口四中、江口第三小学正在规划筹建中,计划在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33所,建筑面积61759㎡,寄宿学生10202人,年内小学寄宿生增加763人,初中寄宿生增加14人,目前,农村小学、初中寄宿率分别为32.44%、88.25%。投入资金4536.98万元实施了875套教师公租房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36000㎡,有效解决了教师“住房难”问题。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469万元建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08个,投入资金570万元添置计算机1158台,投入资金1156万元建成30所中小学“班班通”396套,实施了20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并投入使用,34所学校接入了宽带互联网、建立了校园网,23所中小学校建立了门户网站,构建了以江口教育网为中心的教育网群。加强了“五化三园”建设,各学校校园绿化面积达524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江口县勒紧腰带的投入。

  统筹协调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在江口县得到生动的体现和实践。近年来,江口县始终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促进了全县各类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健康发展。2013年秋季,全县新建幼儿园5所,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全县共有幼儿园26所,在园(班)幼儿7005人。

  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明确了“初中进县城、小学在乡镇”的发展思路,统筹规划了农村学校布点、建设及办学规模,撤并了民和镇大兴小学等小学校点13个,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两基”覆盖率达100%,7-12周岁适龄儿童、13—15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9.5%、90.5%,辍学率分别为0.49%、1.50%,小学六年巩固率为95.15%,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0.07%。

  高中教育发展迅速。随着江口中学的整体搬迁,全县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在铜仁市率先满足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有普通高中学生4998人,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57%。

  在中职教育方面,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修建实训楼,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探索并实施职业教育“公建民营”、“国有民营”模式。2013年,中职招生人数为786人, 在籍学生1493人,推荐就业率达100%。

  重教兴学提升教学质量

  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江口县坚持教育发展“四优先”:即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困难优先解决。

  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江口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办法》,从2013年起,每年出资100万元作为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全力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完善了“九年一贯制”和“中学大校管理”体制,探索并实施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建民营”、“国有民营”模式,办学体制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校财局管分校核算报账制”,学校财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科学化;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116所农村中小学校21789名农村学生。

  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实施校长、教师配备补充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通过考核选拔,调整充实校长、副校长16名,选派88名校长参加了省级培训,切实加强了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外县选调”教师、“人才引进”、“特岗招聘”等形式解决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全县教职员工达到1995名,有力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组织291名教师参加了学历提高培训。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7%、99.2%、96.8%。

  强化师资培训工作。通过利用教育学会认真开展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示范教学、优质课评选等工作以及对常规教学管理进行督查,使教学教研取得实效。全面执行“国培计划”,2013年选派404名教师通过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置换培训等方式参加了“国培”。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到江口进行示范教学、开展讲座、指导毕业班工作,使全县教研水平得到提高。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着力从学校管理、教学评估、德育要求、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等方面狠下工夫,促进了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高效课堂”工程,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进一步缩小了校际、班际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2013年成功申报市级课题5个,申报省级课题2个。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级评比活动,184名教师、121名学生在各级竞赛、评比活动中获奖。通过多举措抓实教学管理,高、中考成绩较上年有所突破,各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座座崭新的学校、一项项获得的荣誉,展现了江口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业绩。2013年,江口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检查评估验收;“4+2”教育突破工程在全省排名前茅,全市排名第二,获得奖励资金100万元;江口教育网被教育部评为“区县级优秀网站”;县教育局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