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68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0-31

  我省自2003年开展科特派试点工作以来,全省有科技特派员上万名。他们以技术服务和科技创业形式,活跃在农村和工矿企业,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科特派们却普遍反应存在相关政策待遇不落实;有关单位等制定的优惠政策未能与各单位形成联动;原单位在进行工作考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时,基本不认可服务、创业业绩等诸多问题。

科技特派员的荣光与隐忧

□本报记者 曾 丹

  创新思路扩大试点

  “ 2003年6月,我省在独山、仁怀、绥阳、大方、玉屏五县市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记者在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农村科技成果推广体系长期以来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一方面是农民渴望科技下乡;另一方面是大批科技人员闲置在机关,没有用武之地。为此,我省决定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下到农村,成为催化传统农业与现代经济接轨的特派员,在科技、农民、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直接联系的机制与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我省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据悉,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被聘为科技特派员的,其原职级、专业技术职务及编制在下派期间给予保留(原单位不能进人顶其编制),参加正常调资和职称评定,待遇视同在岗,并由原单位发放;科技特派员是公务员的其年度考核优秀名额不占原单位指标优先安排;科技特派员任职期满后其职称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倾斜;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群众公认,特别是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干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些优惠措施充分调动了全体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化利用和配置了各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源,提高了科技特派员创业的热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省很多地区还从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通过多种形式聘请科技特派员。2006年,黔南州政府为了切实抓好“黔南州‘一县一业’科技特派员促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加大了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与贵州大学、贵州农业科学院达成了科技合作协议,并针对产业发展需要聘请了不同专业的12名专家为该州的首席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以首席科技特派员为领军,州级科技特派员为骨干,县级科技特派员为主力的科特派队伍。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培养科技特派员,保证农业发展的人才需要。一是首席科特派直接培训。首席科特派在黔南州直接培训上千人次。二是依托高校培训。贵大农学院自筹经费,专门在农学院为黔南州举办了一期50人参加的“黔南州科技特派员骨干培训班”,进行了精品水果、蘑菇栽培、油菜稻茬免耕栽培技术的培训。三是通过项目培训。

  今年,我省还启动实施了“百千万”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进企业、驻园区(社区)技术创新专项行动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一支熟业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到2016年,科技特派员队伍达到10000人以上。

  据悉,省将结合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链建设,采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领军人才+项目建设”等方式,整合科技资源,依托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研项目、产业项目、工程项目,以市场配置为主、组织选派为辅,通过遴选、竞聘、招聘等办法分级选聘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形成省级首席科技特派员和省、市、县、乡各级科技特派员服务特定产业或区域的专家队伍,在资金、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推广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推动人才区域集聚,为贵州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服务。

  科技特派成效显著

  “看到村民们大获丰收时,我就会高兴得不得了。”我省“首席”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名誉院长、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从2003年起,就不辞辛苦,走村串寨向农民传授科学种菜技术,手把手地培养农村科技二传手。近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我省首批5个试点县的田间地角,把80%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驻村驻户传技授课上,帮助5个试点县建立了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4.4万亩,有5万多农民因此越过贫困线。

  “近年来,以首席科技特派员李桂莲领头的蔬菜科研推广队伍,充分利用贵州立体生态资源优势,从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到高海拔冷凉地区,从早菜、冬果菜、反季节蔬菜生产到创汇蔬菜产业,科学种菜技术覆盖全省70多个县(市),累计示范推广辐射带动面积达600余万亩,增加产值近60亿元。”记者在采访了解到,科技特派不仅促进了我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缓解了城镇居民蔬菜供应问题,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大方县有种植天麻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比较优势,天麻品质优良,素有“中国天麻数贵州、贵州天麻出大方”的美誉。为了做大做强大方天麻产业,该科技特派员师文平对大方野生天麻资源和县内天麻种植、销售情况及国内天麻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后,创办了集天麻种植、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为了带领周围农民脱贫致富,文平创办的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实行四个统一:公司统一供种,统一种植规范,统一回收,统一加工;两个保护:保护农户利益制定保护价,保护野生资源;双向承诺:公司向农户承诺完全回收、实行低价时的保护价和高价时的随行就市,农户向公司承诺按公司的标准操作技术规程栽培和不使用其他种源。这种双赢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技术和物质条件。据了解,该企业已有合作农户300余户,种植面积500余亩,户均收益每年8000元。同时,公司以临时雇工的形式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80人,人均年收入四千多元。

  “黔南州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紧密结合,在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和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培育龙头企业及农产品品牌、引导和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记者在省科技厅了解到,为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自2006年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及各县市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的实施意见》、《黔南州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黔南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66项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2012年,黔南州各类单位下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共262人,服务企业34个,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40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120次,本年度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4个,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员3663人次,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年新增产值12000万元。下派农村科技特派员总人数1028人,推广新技术106项,引进新品种150个,培训农民19.97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9.4万份,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农户8153户,安置劳动就业1.4061万人,辐射带动12.3942万人。

  “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以来,已为各级各类企业和农村排除科技特派员11474人。”记者在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于2003年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2010年全面推,到2013年全省已有企业科技特派员782人;农村科技特派员10692人。近三年来,全省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五个一百工程”,“五张名片”建设;围绕科技创业和同步小康社会建设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11至2012年企业科技特派员共服务企业293个,解决技术难题411个,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3232人次,帮助企业开发产品207个,培训企业技术骨干和工人17289人,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增产值30683.92万元。农村科技特派员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带动或帮助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787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927个,带动农民27074万人。

  消除科技特派员制度隐忧

  今年8月22日, 省科技厅为落实新一轮科技部与我省的会商工作任务,更好地推进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邀请了20多名科特派座谈,了解该省10年间科特派工作的有关情况。会上,不少科技特派员颇有感触地说:他们既收获着幸福和快乐,也感受了艰辛与痛苦。

  “我是遵义县2009年从学校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和生产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技术推广。经过努力,现在全县有600多农户靠栽培食用菌致富,平均每亩年纯收入可达近3万元。农民富起来,我很快乐。但学校却在年终扣了我的效益工资,县政府文件规定各方面待遇不变,学校却不执行,这很让人想不通。”贵州省遵义县科特派廖明亮在发言中说道。

  “我2006年很荣幸成为省果树方面的首席科特派,这些年跑遍了贵州的果树适宜种植区,数以万计农户因为我带领的科特派团队的技术服务而走上致富路。只要我累了随便躺在苗乡侗寨的某个果园草地上,就有老乡能认出我,像对亲人一样关心我,这让我很欣慰。但是,学校考评时却不认可技术服务的工作量和贡献,而是以发表论文多少、课时多少来评职称、调待遇,这让人很受伤。”贵州省果树首席科特派、贵州大学教授樊卫国的发言如此说。

  “管理机制对于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技术服务行为有重要影响,但考核措施影响不显著。”有代表在发言时说,在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服务过程中要多从激励措施和开展创业培训入手,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提高创业能力,因地制宜地设定考核机制,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创业环境是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重要因素。”有代表指出,商业银行贷款难、相关的农村专业市场少对于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影响较大,因此,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创业环境来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活动。

  会上,科特派们在发言中还普遍反应存在相关政策待遇不落实;组织部、科技厅等制定的优惠政策未能与各单位形成联动;原单位在进行工作考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时,基本不认可服务、创业业绩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了科特派沉下去开展服务、创业的后顾之忧、心头之痛。

  对此,省科技厅厅长陈坚强调,科特派工作与美丽贵州、扶贫、同步小康、农村城镇化等工作密切相关,科特派在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的“5个100工程”、发展“四个一体化”和打造“五张名片”,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他表示,将尽快与有关部门协调,以落实新一轮部省会商提出的“大力推动科特派创新创业,服务贵州现代农业发展”议题任务为抓手,重点加强科特派有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加大对推进科特派工作的服务、倾斜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