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37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4-24


每颗雨都是种子

□韩星星

  “春雨贵如油。”母亲说这话时,会用手接几滴雨,津津有味地舔。我也尝过,没有一丝香味,但我依然深信不疑。雨后,花儿争相绽放,色泽鲜艳,花香缭乱,我垂涎欲滴,母亲炒不出这样的味道!后来读杜甫的诗,才知道那是“喜雨”——雨怀着身孕。
  于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像孩子的出生,花开,芽长,一切顺理成章。母亲却嗤之以鼻,怀孕哪还能细无声?我想也对,杜甫不是女人,不会知道。我问母亲,那该是什么?她笑笑说,每颗雨都是种子,当雨和种子相遇后,花儿就开了,芽儿就冒出来了,就像我和你爸相遇后,就有了你。
  这些都是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我已长大,母亲的话,我仍似懂非懂。春天里,关于雨和种子的绯闻,演绎成童年轶事,斑斓而陈旧。求学,工作,恋爱,我在城市里成长,那里没有泥土,也没有雨和种子,以致这么多年来,我的记忆一直萧瑟荒凉。
  父亲给我打电话,快谷雨了,让我回家帮母亲春种。回到家,母亲早已忙开了,育苗、耙地、打垄……我一直不明白,没读过几年书的父亲,为何如此熟稔时令?从没读过书的母亲,也能把农时安排的井井有条?而我读过很多书,对此却一窍不通。
  “谷雨前,好种棉。”母亲让我帮着育棉苗。先刨土,一来取土和泥,二来给棉籽做床。接着和泥,不能太稀,上不了手;也不能太稠,团不成个。然后团泥巴,做成馒头状,植入棉籽,再放到棉床里,用细土盖上。最后洒水,如果能下雨就最好了。
  做这些,就如同做饭,母亲干得游刃有余。我逊多了,干一会,站一会,腰腿就是不给力。我发牢骚:这么费事,还不如别种了。母亲笑笑:趁身子还硬棒,再种两年,给你多套几床被,留着结婚用,再给孙儿置几件棉衣裤,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母亲意犹未尽,望着我:早点结婚吧,再晚,恐怕我就没力气带小孩了。我没吱声,闷头干活。育好棉苗,母亲没有歇息。她找出去年留存的种子,一手挖土,一手栽种。“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母亲种下才安心。其实她吃不了这么多,都是给我种的。这样,我就能常回家,带些蔬菜,也省去一笔开支。因为爱,母亲变得精打细算。
  母亲手上忙着,嘴也闲不住。“谷雨麦怀胎”,“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天,忙种烟”……全都与雨有关!我不谙农事,不知道天壤之别的雨和种子,竟有这么多瓜葛!我认真听着,或许这就是母亲的“秘笈”,有一天她干不动了,我也能继承下来。
  种子下地后,雨就开始下。一切都如母亲所料,按部就班。一周后,我回家,去看栽下的种子,都已在春风里伸胳膊踢腿。书上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又说,“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无论谷生雨,还是雨生谷,母亲都是对的!每颗雨都是种子,当雨遇见种子后,就像母亲遇到父亲,会生育子女。我蹲下身,接近一棵幼苗,就像走近我的童年。
  春天里,每颗雨珠都是种子,落在地上,生出花叶,粘在身上,唤醒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