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筑城的士难打的问题,从今年3月1日起,贵阳出台新规,对一直被视为打车潜规则的“拼车”正式“解禁”。然而,在施行了一个多月后,这一为民生着想的新规却遭到了不少乘客抱怨。
筑城“打的拼车”的多重考量
□本报记者 曾丹
出新规缓解打车难
长期以来,贵阳的打车难题一直是市民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在认为运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去年,贵阳市又投入了1500辆出租车进入市区运营。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市民们发现,尽管的士增加了不少,但打车难依然横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贵阳的打车难题,在今年的2月被一则新闻发酵到了极致:2月28日,贵阳一位八旬老人因多次没打到车选择走路回家即将累倒时向街边治安岗亭求助。在执勤的巡防队员帮助下,一位出租车驾驶员免费将老人安全送回家。据巡防队员杨某介绍,2月28日中午12点多,他正在油榨街附近的166号治安卡点内执勤。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朝卡点走来时,一下子就靠在卡点的门上,看样子是累坏了。见状,杨某赶忙将老人让进屋坐下休息,并询问其要去哪里。据老人介绍,他家住贵阳十六中附近,当天一个人外出。由于在回家时接连打了多辆出租车都未成功,老人只得咬牙走路回家,走到岗亭附近时实在走不动了,才前往求助。
“在贵阳市城区,上下班高峰时间,你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打到车?”前不久,某报互动平台在微博上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1%的网友要至少等半小时左右才能打到车,20%的网友要等20分钟左右打到车,5%的网友要等10分钟左右,4%的网友要等一小时才能打到。造成打车难的原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司机选客人拒载、城区车辆多交通拥堵、市民出行可选择方式少、出租车数量少供不应求。
在这一背景下,今年3月1日,《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实施,其42条明确规定,出租车驾驶员在第一位乘客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招揽他人“拼车”,这也意味着贵阳市出租车自此进入“拼车”合法时代。
“贵州省允许拼车条例的出台的背景是打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打车难主要体现在供需矛盾上。对于中国西部著名旅游城市贵阳来说,“打车难”有先天的因素制约,一方面地处高原的贵阳道路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出租车总量已跟不上需求量。
多赢局面方便出行
近日,有媒体对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其中约七成的市民对“拼车”出行表示接受,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许多市民认为出租车比过去好打了,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行的经济负担。
在北京路上班的王先生家住花果园,有时候遇到时间紧张,王先生便会选择打出租车。“以前打车,师傅都是打表收费,因为花果园至北京路路段易堵车,所以高峰时间每次打表计费多在10——14元之间。现在如果遇上中途有两三位乘客拼车,无论计价器是多少钱,师傅一般都是收10元。‘拼车’后,费用上比以前省了不少。”这是王先生“打的”最直接的感受。
家住金狮小区的潘师傅,从事出租车行业5年。《条例》实施前,潘师傅开一个白班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一个晚班有200元左右。《条例》实施后政府开始允许拼客,潘师傅的收入与之前相比,有所增加,“高的时候每天能多四五十元,低的时候也有二三十元”。
潘师傅说,早上7点半到8点,下午5点到6点是客流高峰期,拼车的情况较多。从《条例》实施到现在,他碰到的乘客几乎都赞成拼车。“很多时候,第一乘客看到路边站着要打车的人,会主动提醒我停车。”潘师傅毫不讳言,拼客越多,收入也就越多。
不难想象,拼车合法化之后,司机们的收入会有所增加,“一个班增加大概四五十块。”银建出租车公司的司机曾再祥说。“拼车可以缓解拥堵,节约能源,肯定是好事。”因而,司机们普遍赞成拼客。至于价格,目前贵阳的出租车师傅似乎形成了一个惯例:第一位乘客打表,第二位乘客议价,在拼客的情况下,司机一般会给两位乘客一点小优惠——11、12甚至15元都只收10元。曾再祥说,现在坐车的人对自己那条线路是什么价格“心里都有数”,一般不会出现乱喊价的情况。
陈师傅在贵阳市公交出租公司开了10年的出租车,丰富的阅历让他对拼客、“打车难”都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拼客是一种多赢的举措,首先能部分缓解打车难的问题,在特定情况下,经过协商还可以一定程度减免乘客的费用,再次拼客能增加驾驶员每天的收入,几位乘客一起搭车,还能减少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
“《条例》实施后,站在路边挥手拦车,只要车上的乘客不反对,花十几元就可以到目的地,对大家都有好处。”对于拼车后的价钱,不少市民表示比以前要低。“拼车一次可以少5块钱,次数多了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担心司机会漫天要价、夜晚男女拼客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之外,大多数市民对拼车都很赞同。“如果能够解决乱喊价和安全问题,拼车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服务质量被打“折扣”
今年3月1日,《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未经乘客同意,不得招揽他人合乘”,这意味着只有在征得首位乘客同意之后,出租车才可以拼客。但据很多市民反应,多数驾驶员并不会征求乘客意见,有强行招客的行为。
李涛在公园北路附近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因为在贵阳市中心城区跑业务,为了赶时间,她经常打的。虽然知道新《条例》中明确规定“未经乘客同意,不得招揽他人合乘”这条规定,但李涛表示,不少出租车驾驶员根本无视这一规定的存在“司机从不征询我的意见,好像我像空气一样。”李涛气愤地说。其实,如果顺路,李涛还是不太介意拼客,但司机总是让她失望。
4月12日下午两点,记者在师大坐上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新添寨,对方立刻向记者询问:“顺道带个把客人行不?”当记者表示要赶时间,所以不希望拼车之后,司机依然不肯放弃。他说,其实拼车并不耽误时间,主要还是看驾驶员师傅,“有些师傅是反着来的,乘客越是说要快点,师傅就越是慢。”
当记者态度坚决地表示不接受拼车后,司机顿时一脸不悦。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司机并未就“是否愿意拼车”与乘客进行商量,也有司机边走边揽客。
“我从花溪大道北段打车前往富水中路,上车时并无其他乘客,而在行驶中,司机几乎每行一段便会停下,询问路边打车的市民是否顺路。”一市民反映,整个过程中,该司机并未事先询问他“是否愿意拼车”。 一路上,出租车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行至湘雅村路段才招揽到一位到省医的乘客。
采访中,市民反映最多的还是议价问题。市民赵先生认为,拼车价格“还是太高”。据悉,对于拼车产生的费用,目前预算的方式是第一位乘客使用计价器,而第二位乘客采取议价的方式。对此,有乘客认为,在拼车过程中,拼车乘客耽误的时间均由首位乘客承担,十分不妥。
针对拼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芮金表示,新《条例》规定,凡未经乘客同意驾驶员强行拼客、损害乘客利益的行为,将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暂扣从业资格证5至10日。因此,乘客在遇到出租车驾驶员未经同意就拼客的情况时,可向运管部门投诉。
民生新政多重考量
“贵阳不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但确实是全国最堵的城市之一。”在不久前召开的贵阳交通研讨会上,贵州大学的林岚涛说,堵车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是机动车增长快,居民出行的数量、频次增加,包括居住改善带来的空间距离改变,社会节奏加快带来的出行频率增加,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上学、看病等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等原因。
“由于出租车服务存在广泛的需求,因此政府出售经营权以便于管理,而经营单位由于在与雇工(出租车司机)议价的过程中具有强势地位,因而使得雇工生产成本高、收入低,直接负作用于出租车的服务质量,服务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全国多数地区都具有相似性。”林岚涛认为,政府让一部分利益,鼓励更多的经营户出现,打破经营垄断,规范经营秩序,增加出租车供应量是当务之急的。
“‘ 拼车’虽然合法化了,但政府也不能放任不管。”有市民建议,可以对“拼车”价格进行“限高”,如出租车的可规定“拼车”价格不得高于个人打表的百分之多少。或者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进一步研究放开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准入,取消“特许制”。因为只有当出租车运力得以提升,市民拥有更多的乘车选择,他们的议价能力才会真正得到增强,从而减少的哥漫天喊价的情况。
“贵阳‘拼车’之所以会出现的哥漫天要价,甚至拼车费高出打表价的情况,一方面固然与乘客的议价能力不足,缺乏‘多少价钱才是合理’的心理参考数据积累有关;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城市出租车整体运力的短缺。”有专家指出,在出租车总体供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作为服务提供方的出租车司机自然便会占据强势的议价地位,出现随意喊价、不给“拒拼乘客”好脸色等“退步”现象也便不足为奇,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