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023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10-15

突出“五个重点” 抓牢“四个结合”

 

——毕节市政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谢祥贵 吴益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突出“五个重点”,抓牢“四个结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开展。

 

突出 “五个重点”

  紧扣政协职能,突出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个重点”办实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言献策、凝心聚力。如,组织市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怎么干”大讨论,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10余条;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就全市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同时赴9省16市考察学习,查找本地差距,借鉴外地经验,并召开市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提出意见和建议50余条,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赤水河流域毕节段生态流域保护治理监督视察,对惠及流域百姓的治污治乱、生态补偿、乡村振兴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签批。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市政协联系点,突出办实事、解难事。如,4月,组织市政协常委围绕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续管护情况开展监督视察,及时发现脱贫验收后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5月,市政协主要领导率队到市政协办原定点帮扶乡镇纳雍县左鸠戛乡调研,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兴文村蛋鸡养殖场30万元欠拨经费;6月,市政协办联合民盟毕节市委向联系点织金县黑土镇打括小学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书包、学习用品、文体绘画培训器材和民族器乐等,并协调市同心社工中心、市同德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等与黑土镇教管中心分别签订了《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备忘录》,启动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实践探索;8月,市政协机关负责人到黑土镇联合村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村支“两委”共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事宜。

  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常组织政协参加单位、政协界别、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技能培训、科普宣传、送医送药等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如,市政协办联合民盟毕节市委、市同心社工中心到金海湖新区甘河街道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困难群众捐赠了220件价值约4万余元的衣物;市政协机关党员同志个人自发捐资100-200元不等购买粮油等生活用品,看望联系社区困难群众;市政协教卫体委、市政协教育界别关注教育民生,开展“五育”并举专题调研,到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委员工作站开展界别活动;市政协常委会议就人力资源开发情况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提出建议40余条。

  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建立政协基层协商试点,打通政协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4月,市智力支边办、九三学社省委联合组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名医疗专家,到织金县化起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暨医疗培训等活动,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余名,发放价值3万元的16种常备药品,义诊受益群众300余名;6月,市政协分别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七星关区麻园街道麻园社区和柏杨林街道阳光社区挂牌成立首批委员工作站,搭建党委、政府、政协联系群众的桥梁,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经常深入联系社区开展社区治理调研,查找问题,共商对策,为文明城市创建、社区治理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如,5月,针对调研了解到市政协联系的麻园社区公共道路拥堵等问题,市政协机关负责人率七星关区麻园街道麻园社区有关负责人到六盘水市考察学习,帮助联系点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8月,市政协主要领导率各联系单位到麻园社区调研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强调加强共建共治,共同努力把社区建成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社会包容、心情愉悦、生活幸福的文明社区;9月初,市政协主要领导再次到麻园社区进行明察暗访,为推进社区有效治理摸实情、找症结。

 

抓牢 “四个结合”

  充分发挥政协优势,结合机关实际、视察调研、界别优势、提案督办等,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融入政协履职活动中,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结合机关实际为群众办实事。一是在抓机关党建中办实事。每个党员都注册成为志愿者,发挥所长,积极为群众服务;明确一名机关党组成员兼麻园社区党工委委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加强共建共治共享;以党小组为单位,对社区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开展不定期走访,为结对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在驻村帮扶中办实事。市政协办定点帮扶点调整到织金县马场镇营上村、黑土镇后,坚持老点帮助不断线、新点帮扶做到位。一方面继续帮助原联系点纳雍县左鸠戛乡,派出市政协副秘书长和原驻村干部对兴文村蛋鸡养殖场在协调资金、技术咨询、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对帮扶点及时选派优秀干部到点驻村并落实6万元工作经费,市政协机关领导多次深入镇村调研指导,帮助理清思路、协调关系,并开展助学、结对帮扶等,定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结合视察调研为群众办实事。一是在视察中办实事。紧盯民生事项、群众急难愁盼、改革发展,在视察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共商对策,促进问题、困难现场解决落实。如,6月份,常委会议视察组在织金县以那镇松树坪村发现提水泵房电线布线不规范、防鼠防虫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即向当地反馈,要求立即整改。二是在调研后办实事。对基层调研发现的问题,回来后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协商,落实解决办法。如,5月份,市政协副主席安南到赫章县可乐乡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发现当地道路改造等问题,回来后及时召集市交通局等部门协商,研究帮助该乡长坪村、双龙社区等解决道路改造、小城镇建设等困难和问题。

  结合界别优势为群众办实事。一是充分利用界别资源办实事。如,市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分期分批为群众送医送药、捐赠物资、开展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等,让群众从各种各样的界别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二是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办实事。如,市政协科协界别4月组织到威宁自治县大街乡嘎基村,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培训魔芋丰产栽培技术50余人;9月组织界别委员为“2021年毕节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食用菌班”培训60余人。三是充分体现界别特色办实事。6月份,市政协人资环委、市政协社会福利保障界别组织到七星关区白杨林办事处阳光社区委员工作站,向搬迁群众宣讲搬迁政策,对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上学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为社区群众开展义诊和技能培训活动。

  结合提案督办为群众办实事。一是在督办提案中办实事。通过各种协商会议、视察考察调研、协商履职活动,推进提案中的民生事项落地落实。从今年市政协立案提案中选取“关于积极发展我市学前教育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设施建设和利用的提案”等10多件涉及教育、小区物业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分别交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助推问题解决落实。二是在跟踪提案中办实事。市政协提案委适时跟踪调度所有提案特别是民生类提案的办理情况,及时收集承办单位对提案的答复,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若提案办理中有不落实或提案者不满意的情况,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以征求意见的方式倒逼承办单位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