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728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4-15

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

 

——黔西县政协探索“3+2+6”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记事

 

□潘国仙

 

  “县委统一部署、政协牵头主抓、乡镇(街道)推动落实三方联动机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协商议事平台;收集议题、提出议题、准备协商、召开会议、结果审核和实施监督六个工作环节。”2016 年,在黔西县委的安排部署下,由县政协选取林泉、谷里、杜鹃、莲城、文峰、水西等10 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探索出了“3+2+6”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黔西模式”,并于2019年在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推进,真正让群众在协商过程中有参与感、有协商感、有获得感。

 

协商方式广泛多层

  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3+2+6”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黔西模式”构建了“7+x”的协商主体,“7”是组织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活动的组成人员,由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4名成员和村(社区)的3名政协联络组联络员组成,“X”根据协商事项实际情况确定,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群体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其他方面代表,在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活动中,让各个阶层、涉及利益各方代表参与协商,民主议事,达成协商共识,促成问题得到解决落实。如,花溪乡借魁村新房子组、丫口组、下寨组763户人畜安全饮水没有保障的问题,就是由乡政协联络组成员深入实地调研协商,了解到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原因是管护不到位、雪凝灾害导致主管道损毁严重,高位水池的水全部渗透的情况后,积极向乡党委报送协商议题,组织搭建协商平台,乡政府及时与县水利局协商,达成了由县水利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研,制定整改方案,组织人员入场进行维修的共识。管道修复全部完工后,针对后续管护与监督、水费的收取标准、各家各户分管和闸阀的安装等问题,乡政协联络组又组织县水利局、花溪乡人大代表、借魁村群众代表、工程施工方代表及借魁村村支两委成员、民生监督员等各方代表召开民主协商会议,达成了每方水按5元计费收取费用,由村支两委安排护林员集中蓄水,各小组选派一名群众进行长期管理、民生监督员负责监督的协商共识。目前,水池有水、管道通水、水缸满水,763户人家个个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细微之处彰显民主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党委政府的大事和要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永燊乡13个村(社区)提交社情民意反映需路灯安装、网络信号差、核桃不挂果、街道部分路段安全隐患大急需整治、河流污染等有关问题共19条。”永燊乡党委书记罗明友说,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梳理出来,按照属地管理、对口负责的原则,明确好责任人,落实好工作责任和工作时限,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能及时解决。

  中坪镇吉丰村新大田组村民出行要经过一条河流,遇到下雨天气,行人和车辆难以通行,严重影响孩子上学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村民期盼修一座桥,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中坪镇政协联络组通过社情民意收集到该议题后,组织联络组成员实地了解情况,召开联络组会议,明确协商事项为涉及镇村共同筹资解决修桥费用,拟写协商方案,说明协商事由、协商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报镇党委批复,联络组邀请镇党委、镇政府有关领导与村支两委、村民代表、涉及群众代表进行协商,达成了镇政府从市农投公司给关寨村土地流转结余资金中划30000元补助新大田组修建便桥,其余费用使用村集体资金解决的共识。2019年9月30日,便桥修建完工,村集体投入资金123025元,新大田组140户560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成果转化惠及民生

  “基层协商民主一头连着民心民智,一头连着党委政府,协商只是起点,最终以民为主。”县政协主席罗智琼说,要做好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最重要的是确保群众“有感觉”。

  县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积极组织搭建各方协商平台,引领推动基层协商民主落细落实富有成效。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县政协、乡镇、村三方进行民主协商,达成了利用恒大援建的扶贫大棚,引进经营主体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甘棠镇大寨村、中建乡民主村示范种植羊肚菌的共识;利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优势,引进贵州星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甘棠镇、中建乡协商,达成了星原公司投资206万元、负责技术培训与销售,财政投入资金308万元,利益联结5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示范种植面积1260亩,使用大棚1277个,合伙种植羊肚菌项目的共识。

  在坝区建设中,中坪镇围绕坝区建设谁经营、结构调整种什么、群众收益哪里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协商议事活动。通过政企协商、引进经营主体,解决了由谁经营的问题;通过政群协商、促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解决了土地流转难的问题;通过企社协商、助农增收,解决了群众就业无门路的问题,在官寨村、吉丰村共流转土地1122.12亩,建成了国家储备林育苗基地和毕节市刺梨育苗基地,实现农户流转土地收益73.5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近3万个用工量,发放农民工工资270万元。

  林泉镇卫星村就农户入股村合作社和利益分红方式与群众协商,达成群众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合作社、利润收入按照5:5进行分红的共识,实现全村259户农户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8100元。

  围绕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开展协商,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观音洞、杜鹃、金碧、雨朵、谷里、大关、新仁等乡镇(街道)、村(社区)围绕结构调整中产业选择、土地流转、经营模式、营销方式等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活动,汇聚民心民智,众志成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将在黔西大地兴起。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以问题为先导,以制度引导预期,建立完善了协商制度与机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政协联络组在县政协的指导下,主动介入民生工作“第一线”,成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桥梁纽带,吸引各方面基层群众更多地参与协商活动,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在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做出了样子、做出了效果、做出了亮点、做出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