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36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0-22

汇聚合力攻坚克难

 

——沿河县政协助力沙子坡村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杜显雷 张体珍

 

  沙子坡村位于沿河县美丽的乌江之滨,紧邻县内历史悠久的淇滩古镇。全村7个村民组、332户、1095人,国土面积15287亩。然而守着富饶乌江,多年来却因交通不便、耕地较少、土地贫瘠缺水等因素制约,村民群众只能“望江兴叹”,庄稼收成全凭老天照顾,一遇旱灾年景便会颗粒无收,过着世代贫困的生活,贫困人口130余户400多人,是沿河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如何在贫瘠的沙石土上发展产业?沿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指派县政协机关结对帮扶淇滩镇沙子坡村。县政协机关通过深入该村调查研究后,从沙子坡村情实际出发,选准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帮扶,近年来,该村各项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党支部被评为全县先进集体。2014至2017年共退出贫困户117户429人,兜底保障14户30人,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党建引领添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面对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县政协机关着力为沙子坡村选优派强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通过下派一名科级干部担任沙子坡村党支部书记和一名村第一书记长期吃住村内,真蹲实驻、真帮实扶,提升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采取在先进党员中“推”、后备队伍中“提”、大学生村官中“选”、致富能人中“挖”的方式选拔村“两委”班子,鼓励支持有发展眼光、有致富本领、有经济实力的党员、能人进入后备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引领核心作用。目前,该村已有正式党员19名,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村级党组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自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在县政协机关的悉心帮扶指导下,沙子坡村党支部始终抓实抓牢党建与扶贫,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村级班子思想建设,增强班子内生动力,将思想统一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战略布局上来。在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四改一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结合村情村貌,村党支部采取召开群众会、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有效将因户施策和整体发展相结合,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并依托落实上级扶贫政策创新性提出“一带六帮”(即:党建引领带动,产业技能帮扶、基础设施帮扶、集体经济帮扶、政策保障帮扶、社会助力帮扶和思想教育帮扶)工作法,进一步增强了脱贫攻坚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结合贫困户实际,制订帮扶计划和措施,建立帮扶责任台帐,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将区域内党员与贫困户连接起来,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把党员责任感、使命感体现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和树立致富信心上,组织贫困户外出学习参观,从精神上激发脱贫志向和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

 

产业扶贫增信心

  早在2002年,县政府引进福建省平和县琯溪河畔西圃洲地“琯溪蜜柚”这一项目,在村干部带动下,沙子坡村40户村民摸着石头过河,率先发展了200亩。2006年,200亩蜜柚开始投产,由于蜜柚果大色美味佳、皮薄肉嫩汁多、甜酸爽口化渣、无籽耐储质优而见长,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销售一路走好,且有供不应求之势,使栽种蜜柚的果农终于尝到了甜头。

  为此,县政协机关积极指导沙子坡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最终确定以当前市场前景良好、种植历史悠久的蜜柚产业为发展重点,并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和环境优势,依托乌江河流,着眼于三面环水及紧邻淇滩古镇、回龙寺、荷花池、玻璃栈道及直升飞机场等旅游景点优势,打造“河园一体·蜜柚之村”。 通过多年努力, 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沙子坡村情实际的发展致富之路。

  该村围绕“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支部+协会+农户”和“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以党支部名义领办成立“沙子坡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携手7家个体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在组织服务群众、发展村级产业、带动降本增收、增加集体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县政协机关驻村工作队的大胆引领下,通过整合全村土地资源,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全村生产地划分为5个党员责任区,采取“党员+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党员分区管护、群众自主种管、合作社统购统收,推行以管促带、以奖代补、以购助销发展产业,将销售利润中的8%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余利润按比例入股法进行分红,形成农村党员分工负责、致富带头人协同配合,逐步探索出了 “党员责任区块链”管理模式。

  目前,沙子坡已完成全村2000余亩蜜柚5个责任区划分,将全村19个党员分布在每个产业链上进行养护监督,成效明显。2018年,柚子已普及沙子坡村家家户户,面积超过2000亩,已经投产的有820亩。

  此外,该村以提高农民应用种植蜜柚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县级、镇级贫困农民技能培训为载体,采取邀请县内外农业专家和本村蜜柚大户果农,利用现有果园,进行产业管护实地示范培训3期以上。同时在村里举办蔬菜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2期以上,集中培训教育达600多人次,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还引导部分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发展油菜产业200亩、蔬菜产业50亩,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60岁的蔡荣康就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曾经靠“赶转转场”养家糊口的他,却因一棵树改变了穷苦生活,成为村里的能人致富带头人。蔡荣康先后担任村干部26年,一直以来,他不等不靠,以身示范,凭借着勤劳奋进,发展蜜柚10余亩,投产后每年收入8、9万余元。如今的蔡荣康,不仅自己掌握了柚子栽种技术,还经常向其他农户传授柚子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联系销售渠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结对帮扶奔小康

  近年来,沿河县大力开展“县级领导联乡包村、部门帮村、党员干部包户”责任机制,突出工作重心往下移,让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资源往基层倾斜,全县44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明确联系一个乡镇、一个贫困村,县直部门分别明确包保1—4个贫困村。自2015年沿河县政协机关结对帮扶沙子坡村以来,全力助推该村脱贫攻坚向更深层次发展。

  县政协领导每月都要几次进村指导工作,参加村民代表大会,与帮扶对象谈心,解决实际问题。2017年6月,县政协机关全体党员,沙子坡村全体党员、下派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联合举办“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谈感悟”交流活动。活动内容有入户调研,党员结成联学互助对子,座谈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情况,查找存在困难和问题,梳理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还通过联系中核集团二三公司贵州分公司捐赠资金10万元,用于帮助身患重病的女孩蔡晓慧治病,使其病情得到好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县政协机关先后投入资金30余万元,为村民购买了黄板杀虫片10000张,良种500斤,农药若干瓶,解决该村旋耕机4台、割草机2台,剪枝机2台,果林专用肥11吨。同时还为村委会购买空调、水泵、水塔、电视、复印机等,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帮助修建村级活动场所,夯实党支部的阵地建设。节约机关办公经费5万余元用于该村产业路修建,联系相关部门搞好各类民生项目建设,将10台喷雾器和100把修剪刀等农具送到果农手中,先后组织3批次200多人到县内外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同时,根据农时不定期邀请相关农林方面专家到田间地头作技术培训指导,为村民群众稳定脱贫奔小康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基础设施完善方面,县政协机关为该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已实现水电路全覆盖,产业发展全覆盖。在县政协机关的帮扶牵头协调下,该村先后实施了硬化入村路3.5公里,修通连户步道路8.5公里,通组路1.94公里。投入资金50多万元,修建了7公里柚子基地产业路。同时,县水务部门还投入资金20万元,在柚子基地修建灌溉水池10个,共计500立方米;投入资金4万元修建了30立方米的人饮工程1个,有效解决了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结合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完成了沙子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拉通了5公里的光缆干线,开通了多彩贵州“广电云”传输信号,使村民能够看到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政务、民生、致富等农民所需信息,把党的惠民政策传递到农村千家万户。

  如今,沙子坡村处处散发着活力与朝气,广大干群正齐心协力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