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32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0-15

凝 聚 共 识 再 出 发

 

——2019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综述

 

□ 本报记者 潘 建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巍巍武陵,共襄盛事。

  10月10日,来自湖南省政协、湖北省政协、重庆市政协、贵州省政协及武陵山片区71县(市、区)政协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相聚在有着“梵天净土、世外桃源”之美誉的铜仁市,召开2019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

  会议以“加强区域合作、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共商脱贫攻坚之策、共议联动协作之事,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共同推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

  “……希望四省市政协把联席会议机制坚持好、落实好,紧紧围绕武陵山片区发展的工作重点深入协商、集中议政,强化监督、助推落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人民政协新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在发来的书面致词如是强调。

  全国政协民宗委、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部门出席会议。会前,国家部委和四省市有关部门召开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协商会,为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

 

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回望2018年10月——

  武陵山片区包含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片区总人口的40%,形成了包容互鉴、独具一格的文化生态。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为武陵山片区开展旅游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2018年10月30日至31日,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

  这场会议,湘鄂渝黔四省市协商通过《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的湘西共识》,提出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四省市政协轮流主办,会议成果报送全国政协和四省市党委政府。联席会议主办方在征求意见后确定课题,开展联合调研视察活动。

  这场会议,推动四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现场签订《湘鄂渝黔旅游产业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湘鄂渝黔黄金旅游经济圈”,重点围绕七个方面开展旅游产业扶贫合作。会议还协商通过了《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一年来,四省市政协积极向全国政协提交联名提案,共同开展联谊调研、建言献策,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区域协同联动等方面合作交流更加紧密,成效更加凸显,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一大批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个个旅游景点蓬勃兴起,为武陵山片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武陵山片区的发展就是我国减贫事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如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在主持2019联席会时所说,“近年来,在四省市党委的领导下,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交通基础设施稳步改善,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聚焦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武陵山片区首要的政治任务。

  实现武陵山片区如期脱贫和同步小康,是参会者的共同心声。

  联席会上,大家发言踊跃,会场气氛热烈。

  “要发挥好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聚焦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协作联动,有效协商议政,努力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协调发展汇聚共识和力量。”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杨小波指出。

  “武陵山区共同肩负着脱贫攻坚试点示范的重大历史责任, 共同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渝鄂湘黔政协共同助推脱贫攻坚大有可为, 我们将继续与渝鄂黔政协一道,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携手共进,密切协作,重点助推武陵山区完善区域旅游大交通、推动旅游信息大共享、推进旅游市场大融合,打造四省市政协联动协作品牌;搭建更多片区产业扶贫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全社会推动武陵山区发展的共识和力量,激发武陵山区人民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推动武陵山区脱贫攻坚再提质、再加速。”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在会上呼吁。

  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强调,贵州将与湖南、湖北、重庆一道,共同争取国家部委制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新一轮规划,共同促进武陵山片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推动区域协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助力武陵山片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建议,要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提升文旅产业发展吸引力和带动力。

  “要进一步健全武陵山区旅游扶贫联动合作机制,加大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打包形成整体营销概念,深入挖掘利用武陵山特色文化。”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强在会上建议。

  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同志纷纷提出了意见建议。

 

共商共议凝共识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由于片区发展基础薄弱,交通存在“断头路”现象,文化“孤岛”问题突出,旅游“壁垒”问题有待打破,脱贫“精准”问题还需聚焦。

  联席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以来的项目、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和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评估,督促规划期内的政策、项目、资金有效落实,不能落实的纳入新的规划继续推进实施,确保规划期末武陵山片区贫困县、乡、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主动衔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共同编制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规划,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加强交通规划衔接和在建项目协作,积极推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国家规划中涉及武陵山片区的交通项目落地实施。坚持客货并重,新争取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相关交通专项规划。对片区省际通道、相邻地区交通以及景区景点间交通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完善,优先建设联接片区内以及片区与周边区域的“断头路”,提高通达深度和密度,推动片区交通互联互通、快进快出,打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命脉。

  大家一致认为,以交通通道为纽带,以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国家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古村落等为依托,大力实施旅游脱贫工程,带动一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发挥自然生态优越和民族风情浓郁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联合打造“武陵山”公共品牌,提升旅游附加值,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建设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联盟,促进片区旅游业抱团发展。推动打造民族文化核心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提升民族文化旅游层次和水平。以生态文化旅游抱团发展的先行先试,促进片区全方位协作。

  为此,《2019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铜仁共识》

  跃然纸上——

  推动扶贫规划评估,促成发展新规编制;

  推动交通互联互通,打通脱贫致富命脉;

  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壮大旅游脱贫产业。

  ……

 

联动协作再出发

  “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贵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以大生态大旅游大发展带动脱贫攻坚的大提速,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会前,与会者兴致勃勃参观考察了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九丰农业博览园和万山转型示范区。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在参观考察中不无感慨地说。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屹立千年的武陵山,将见证时代的变迁——

  在全国政协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四省市共识的凝聚,接续,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的武陵山片区,一定能够实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定能够实现规划相通、设施联通、政策贯通、贸易畅通、文旅融通,一定能够在2020年共同唱响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