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30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0-09

为了大美之地的明天

 

——写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召开之际

 

□ 本报记者 潘 建 顾 怡

 

  这里是大美之地,也是至贫之地……

  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语同音……

  这里期待破解的脱贫攻坚问题具有同一性……

  这里就是武陵山片区——地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脱贫攻坚任务重。

  “加强区域合作 助推脱贫攻坚”,带着这个主题,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将于10月10日在贵州省铜仁市召开。

  在此之前,四省市政协就高度关注并持续推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智慧力量,为助推片区区域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连续建言 片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如何加快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脱贫和同步小康,一直是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共同的话题之一。

  从2004年至2007年,全国政协联合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政协连续召开了4次“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分别就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区域协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系列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政协主席提交了《关于设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的建议》提案,建议设立国家级“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以超常规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武陵山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11年11月1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湘西自治州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标志着以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的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会上公布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至此,武陵山片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湘鄂渝黔四省市的71个县(市、区)被纳入试点范围。

 

协作联动 四省市携手助推区域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政协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这既是政协履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协情系民生、履职为民的重要举措。

  “贫困人口识别有遗漏,部分贫困户低保和项目扶持‘两头踩空’”“民政医疗救助兜底资金缺口大”“结对挂帮流于形式”……2016年7月27日,贵州省政协议政厅内,一年一度的“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如期召开,此次会议聚焦省内武陵山区等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问题。而在此之前,贵州省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团赴3市州12县区进行密集调研,形成了20份视察报告和建议。

  “武陵山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艰巨的板块。”2016年,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加强武陵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呼吁国家给予进一步扶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片区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推动构建内联外畅的战略通道,打牢片区发展基础。

  “武陵山片区当前的脱贫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将呼吁全国政协与武陵山片区的4省71县(市、区)联动开展深度调研协商,通过四省联动、上下联动,把这场硬仗打好。”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呼吁全国政协与武陵山片区四省市、71县市区政协联动,推动各项扶贫政策和举措落实。此次会议上,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和武陵山片区兄弟省市的政协委员提交4份联名提案,重点聚焦精准扶贫和区域协调协作发展。

  市、县两级政协也在积极行动。2015年10月,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的18个市州、县市区政协主席相聚贵州省铜仁市,召开武陵山片区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武陵山片区政协主席联席会章程》和《武陵山片区政协主席联席会共同建议》。

  2017年9月4日至6日,武陵山片区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在张家界市召开,来自湘鄂渝黔四省市的18个市州、县市区政协主席、副主席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商武陵山片区发展大计,会议建议推动国家层面开展《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成立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联盟。

  2018年9月11日至13日,以“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的武陵山片区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市黔江区召开。18个成员单位紧扣会议主题汇聚智慧、积极建言,建议湘鄂渝黔四省市协力打造国家级跨省旅游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区,建立四省市联席会议制度。

  2018年10月30日至31日,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在湖南吉首市召开,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在会上建议:“要共同推动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武陵山区域旅游品牌,全力保护和修复区域生态环境,大力保护和开发区域特色民族文化,广泛汇聚四省市共建共享合力。”会上,四省市政协围绕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资源互享、市场互动、交通互联、产业互助、政策互惠,共同争取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进行座谈交流,建立了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联动机制,签订了四省市旅游部门形成旅游产业扶贫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认为,要加强对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旅游产业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联名提案,信息专报等形式,积极向全国政协提出和反映,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合作发展争取国家层面更大支持……

 

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实施以来,国家民委牵头联系国家有关部门对武陵山片区给予倾力帮助支持,(下转A2版) (上接A1版)渝鄂湘黔四省市切实加强协作联动,全力推动“武陵山片区扶贫规划”实施,区域协作联动密切频繁,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围绕片区扶贫规划明确的构建“两环四横五纵”交通主通道,建设了沪昆客专、沪昆高速、杭瑞高速、包茂高速等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改扩建和新建了片区内一大批机场,航道建设有序推进,构建起了连接重庆、武汉、长沙、贵阳等中心城市的立体综合运输通道。省际断头路、断航道等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区域内国道、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不断衔接完善,形成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航线、水运航线为连线,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

  区域经济协作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四省市政府间合作不断深化,鄂湘两省共建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渝湘两省市政府签署了渝湘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渝黔两省市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湘黔两省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片区内省、市、县三级政协均分别建有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就区域脱贫攻坚重要问题进行共商共治,形成了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脱贫攻坚格局。通过合作交流,片区区域协作的领域、层次、范围不断提升。

  区域旅游共建共享模式不断创新。四省市共同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共同推进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开发,共同开发旅游客源市场,共同做大旅游产业,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成功捆绑申报中国土司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湘渝黔三省市联合开发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古镇,共同打造“边城游”。铜仁市、湘西州合作共建铜仁凤凰机场。武陵山片区71个县(区、市)政府还联合成立了武陵山旅游发展联盟。

  区域旅游产业产品支撑脱贫支柱。武陵山片区以大景区带动全域旅游,深入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打造了恩施枫香坡侗族风情寨、黔江土家十三寨、湖南十八洞村、贵州云舍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景点,不仅带动贫困群众发展餐饮、民宿等旅游产业,还带动了民族手工艺产品、原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成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撑产业……

 

聚焦问题 助力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根据2019年湘鄂渝黔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议工作安排,9月10日至12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陈坚率调研组,先后到武陵山片区的贵州省铜仁市、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重庆市黔江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就武陵山片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助推区域脱贫攻坚进行实地调研。

  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片区发展基础薄弱,人、财、物支撑不强,行政条块分割,聚合力不够,在协调联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断头”问题仍然存在,文化“孤岛”问题比较突出,旅游“壁垒”问题有待打破,脱贫“精准”问题还需聚焦等。

  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武陵山片区首要的政治任务,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即将在铜仁市召开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将主动衔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共同编制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推动片区交通互联互通、快进快出,打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命脉; 将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壮大旅游脱贫产业,推动建设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联盟,促进片区旅游业抱团发展, 推动打造民族文化核心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提升民族文化旅游层次和水平……

  我们有理由相信, 武陵山片区这一大美之地,一定能如期实现脱贫和同步小康,武陵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