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模式 打造新品牌
——荔波县委统战部党建工作记事
□何 英
荔波县委统战部今年以来紧扣统一战线“大联合、大团结”主题,积极探索,打造“同心·绿宝石”党建品牌,以“四有二好”标准,探索出“党建+”新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党建+学习培训”模式,打造“同心·绿宝石”党建品牌新动能。建立“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新模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全县统一战线开展大学习活动。一是“学习强国”学习“全面学”,培养干部线上学习的良好习惯,目前县委统战部党支部在职4名党员通过学习强国APP已获得学习积分10181分;二是周例会学习“系统学”,会上对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及相关政策文件、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学习,现已传达学习各级各类文件、会议精神108份,专题集中学习3次。三是宣讲学习“贯通学”,多形式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宣讲“十九大”和两会精神6次并帮助联系村解决10万元经费助力脱贫攻坚。四是同心讲习所学习“创新学”,分别在朝阳镇、甲良镇6个村时代同心讲习所对村支“两委”、乡贤人士、驻村干部等进行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统战部共补助6万元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达360余人。五是培训学习“跟进学”,目前,县统战党员干部参加恩铭讲堂5期、新时代学习大讲堂20期,到厦门、贵阳、云南等地参加培训6次10人。
创新“党建+思想引领”模式,打造“同心·绿宝石”党建品牌新共识。以党建示范,带动党外人士思想健康发展,以增强政治共识为引领,一是组织2批统战对象64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合作初心、接力改革伟业”赴云南、贵州大学学习,组织省、州、县政协委员共50人赴遵义、赤水学习培训。二是积极引导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开展“健康扶贫·暖心工程”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投入7万元在朝阳镇八烂村和甲良镇洞庭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助力打造“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点。着力在脱贫攻坚、全域旅游、改善民生、科学推动“十三五”规划等方面组织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识分子分类开展“围绕中心、深入一线、凝识汇智”系列考察调研活动,目前,政协委员、知识分子等分别向政协荔波县九届三次提交提案80余件。三是印发《荔波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联谊交友活动。
创新“党建+乡贤会”模式,打造“同心·绿宝石”党建品牌新渠道。创新党建搭台、乡贤发力、群众受益工作模式,先后印发《关于成立乡贤会、村级乡贤参事会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巩固完善乡贤会、村级乡贤参事会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乡贤会建设路线图,通过月派单、季度督查方式,随时掌握全县乡贤会建设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通过搭建乡贤人士平台,号召荔波籍在外人士反哺桑梓、泽被乡里,为荔波脱贫攻坚添砖加瓦,为荔波经济社会发展引资引智,开展“双语双培”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实现全面小康建设。
创新“党建+文化”模式,打造“同心·绿宝石”党建品牌新样板。充分运用统战部优势,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创新“党建+文化”模式,在朝阳镇洪江村实施同心·艺术扶贫示范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探索“同心·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模式,以八烂村寨省组为试点,植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统战元素和标识,使乡村在党建的引领下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发挥乡贤、寨佬等关键少数的作用,推进基层治理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2019年年初,全县乡村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在寨省组召开,同时,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黔南州委、广西南丹县考察团、山东省沂蒙水县考察团及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肯定。目前,该组49户216人均已实现全部脱贫,群众满意度百分之百。
创新“党建+宣传”模式,打造“同心·绿宝石”党建品牌新声音。创新党建宣传平台,新媒体发声模式,一是推出全新多媒体有声专栏“小波摆统战”,将荔波统一战线大小事运用新媒体有声播音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目前,栏目已经播出2期;二是提升《荔波统一战线》期刊内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联谊交友、民族团结、基层统战等工作,设置聚力脱贫攻坚、党外才子、非公天地、民族之窗等14个主题板块,扩大《荔波统一战线》期刊内容涵盖面,目前已出版《荔波统一战线》季刊2期;三是开通“同心·筑梦”专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的先进典型,以充分展示荔波统战对象风采。目前,“同心·筑梦”统战栏目推出荔波杰出统战人士3期;四是将“同心·绿宝石”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主阵地,实时分享转载全国、省、州、县重大会议精神和与统战工作相关的论述解读,并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党的建设、庆祝建国70周年、脱贫攻坚、服务非公企业、加强民族团结等工作作为宣传内容。目前,“同心·绿宝石”微信公众号上半年发布信息33期,被省委统战部网站采用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