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贫困乡镇 政协想招贴民心
——“百千万行动”在普定
□施 维 本报记者 王 吟
出普定县城向西行,前往马场镇有31公里。可别小瞧了这点距离,就在1年多前这段路车行就要两个小时。现在,由于刚完工了马场镇辖区内第一条完整的直接贯穿县城与马场镇的公路——省道S313普四公路,两地间车行30分钟以内就能到达。
这条路不仅改变了马场镇群众的交通出行,更便利了劳务输出输入和商品的交易流通。因此,当在公路旁看到群众发自心声写出“扶贫政策真是好,马场有了好路跑”这样的话时,看到马场河两岸正在抽穗的稻田、垄得笔直的韭菜田时,自然会由衷地感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积极奋力脱贫的精、气、神来。
近日,记者随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新闻采访组来到普定县马场镇,采访到普定县政协在以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安顺市政协“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和县政协“五帮五送”助脱贫活动为重要抓手,汇聚力量,凝聚合力,在发起总攻、夺取脱贫攻坚全胜的关键战役中积极发挥政协作用,全力贡献政协智慧的一些事例和情况。
“一二三产”促发展
在马场镇滕家村,十届普定县政协常委、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国带着大伙儿走进滕家村核桃种植基地。
“你们看,这棵树已经结果了!……还有这棵、这棵……”吴长国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核桃树,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核桃树上挂的果实指给大家看。
吴长国2003年来到普定,2009年创立了贵州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在普定县马场镇滕家村种植核桃。“开始不行,技术经验都不够,不过这几年摸索出来,2016年又投资600万元种了3000亩核桃,以前卖干果,等这批核桃长起来,就准备建加工厂,做核桃饮料和果酒,已经注册了商标。”
吴长国还种了400亩的红脆李,品质非常好,他骄傲地向记者说:“自从当了政协委员,县政协支持我贷款,得到产业基金500万元。我在县政协的指导下也为乡亲们做了点事,滕家村423户贫困户现在只剩6户了。”吴长国让工作人员打印了2018年核桃种植基地的工资表,上面显示工资最高的工人一年拿了32000多元的务工费。
在跟着吴长国到核桃基地看初挂果的核桃时,我们遇到了背着割草机在地里割草的王道凤,“今年68了,干点割草这样强度不大的活路就可以了,干一天70块钱很满意的。”
“ 公司去年支付土地流转费60多万元,经果林基地支出务工费70多万元,这些钱都实实在在进了农民的口袋,我就不心疼了。”吴长国说。
“像吴长国通过自身企业带动产业扶贫的委员企业,普定县政协一共有29家。”县政协副主席郑厚茂介绍,根据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的要求,普定县动员一半以上的委员企业开展“五帮五送”,筛查帮扶联系点的情况,根据委员企业的产业和特长,联结贫困户,做到因户施策、用足政策,29家企业两年多来共投资上亿元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助推普定去年顺利摘帽。近期,县政协正围绕贫困户特惠贷款到期的替代衔接政策牵头县有关金融部门开展调研,为保证农户们偿还贷款后收入不下滑出谋划策。
郑厚茂告诉记者,省政协副主席李汉宇多次来到他的扶贫联系点马场镇进行调研。李汉宇在这里说,普定县全体干部群众要万众一心,在帮扶联系单位的协助和配合下,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力,聚力精准脱贫。要积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快绿色农产品“泉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着眼未来30年,进一步分析新的产业结构,结合普定县的特点,量身打造出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布局,为普定县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韭黄产业助脱贫
在去往马场镇湾寨村的途中,马场河边一片片土地中一排排垄上密集的“小黑帽”煞是奇特。看着记者们好奇的眼神,陪同采访的马场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马场镇联络委主任李升国忙给大家解释:“过去栽种韭黄的老方法是用泥巴把韭菜根埋起来,边长边堆高,最后就能挖出韭黄,现在一个村就要种几百上千亩,不能用这种老方法了,那‘小黑帽’就是软化桶,套在韭菜根上避光就能长出黄色的韭黄,新方法降低了不少劳动量。”
记者们穿梭在韭黄地里请务工的老伯给大家取掉软化桶,看看韭黄长势。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湾寨村村支书曾家胜从村里的肉兔养殖基地匆匆赶了过来。
“湾寨村共535户1993人,2017年建档立卡的有148户505人,经过这两年种韭黄养肉兔已经脱贫134户,剩下的14户42人包括动员务工的和社会保障兜底的,今年肯定脱贫。”没等记者细问,曾家胜就说了一大串。
说到韭黄种植情况,曾家胜更是如数家珍,“安顺各地过去都有种植韭黄的传统,我们村2017年6月开始规模化种韭黄,韭黄种一次可以稳定5年,一年收割2-3刀,全村现有韭黄420亩,田间价每斤一块六,每亩地割一刀大概3200元,一年有七八千的收入。韭黄虽然成本有点高,但是短平快,利润空间大,后续有保障,去年纯利润大约9万元,我们给每户分红了500-700元,韭黄间歇期长起来的韭菜我们也在想办法做成韭菜面条或者卖给城里的烧烤店,今年收入估计会更高一些。”
记者开玩笑地问李升国晚些时候能否在镇政府食堂安排一个韭黄菜,鉴定一下品质。李升国会意而正色回道,“不是不给你们安排,现在地里的韭黄都是镇级公司直接用冷藏车拉走,运到广东上海,还真不能给你们炒韭黄哦。”
据李升国介绍,去年7月他参加县政协常委会议时,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普定县韭黄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也听了其他县政协常委对发展标准化、高质量的韭黄产业提出的建议。马场镇准备在马场河沿线的7个土壤条件相似的村建设沿河产业带,达到万亩韭黄产业的目标,今年已经和农户签订了协议,水稻收割后就改种韭黄,预计将增加6000亩种植面积。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不脱钩,为民心贴心。今年,普定县持续开展“五个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全面清零”,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全覆盖,政协委员帮扶村居(社区)全覆盖,产业带动、精准助学、文军扶贫……县政协的12个工作落实推进组还在发力,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正在普定的土地上持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