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记述人民政协65年来的风雨历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报特开设“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栏目。敬请关注。
为景点题名修词
□龙志毅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省委期间,我经常陪同客人去游黄果树。目的很简单,就是看大瀑布。客人可根据情趣题一些字,如“飞腾万丈”等等。后来那一带景区又增加一个龙宫和天星桥,问题就复杂了。景点既多,解说词又不规范,全由导游或船工(龙宫)即兴发挥。仅龙宫便有好几个“猪八戒招亲”,天星桥也有好几个“一线天”。对此,游客很有意见。他们说:“一流的风景,应有一流的解说词,才能衬托气氛。”后来我去日本游德川幕府。每个景点都有一个录放机,游人走到那里,自然响起了声音,不用解说员。也想将此经验在龙宫推广,后来考虑成本过大又不易掌握遂作罢。
到了1993年一季度,省级班子换届。作为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我的年龄已超过了几岁,遂按原来锦涛同志的设想去了政协。即贵州省第七届政协主席。说真的,去政协我是很乐意的。此前分管统战的关系,认为政协是大有可为的去处。当时虽然只有:“协商、监督”两项职能,而且怎样有效执行,还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但我也深知:政协可以办“实事”也就是后来正式列上章程的“参政议政”以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只要对民生有利,对建设帮忙,你便可以甩开膀子去干!当时我能跑能跳,脑子够用。便下决心不让这五年白过,一定要做出一些成绩来,改变政协的社会形象。因此在第一次常委会议上提出了“解放思想,适应形势;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三月份在花溪青少年活动中心召开的第二次常委会议上,一方面对履行职能规范化作了讨论,另一方面便围绕办“实事”的问题作了许多部署。“两山调查”,为风景区修订导游词等等。我始终认为:我省的自然风光是第一流的,但人文景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登雷公山后,我写了一篇《登雷公山记》的散文登在《贵州日报》上,里面说道:雷公山和泰山相比,只缺皇帝来过,历史名家没有在此题词。诗人没有在此留下著名的诗,没有“神仙”在此谈过“恋爱”,如此而已。因此它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名胜。为黄果树修订解说词,也是基于这种原因,为社会多出力吧。
但做什么事都不能一厢情愿呀!我一方面将这项任务交给宣传委员会,一方面请曾在黄果树常来常往,被称为黄果树喉舌的诗人张克将这一信息传给黄果树管理区,听听他们有何反映?反映很快回来了,八个字:“热烈欢迎,求之不得”!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但要作一些准备,总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呀。于是请张克先去了黄果树,至于戴明贤是委派还是对方邀请?记不清了。总之,张克他们两人在那里负责准备工作,张克负责天星桥的导游词起草,戴负责龙宫。张那时已不再担任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故而走得开。
到了当年的六月末,两份导游词初稿已经写出来了。我便决定采取《红楼梦》中贾政题“大观园”的办法。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到现场,边看、边议、边订。我们于七月中旬到达安顺,除张、戴二人外,尚有省政协副主席兼宣传委员会主任常征、省科委的徐用武,贵州日报社社长、总编刘学洙等十余人。包括了文化、科技、地质等部门的专家群体。作为地方的主人,安顺地委书记张世德、老专员田永光、安顺市委(小市委)书记何贤斌等也参加了。在这之前,张克还做了两件事,一是向分管的副省长刘玉林作了汇报,取得了刘的大力支持。二是替管理区培训了十余名导游员,试用了他起草的导游词。
我们一共用了两天的时间审定。第一天先审定天星桥,也就是张克的作品。当大家走到原来叫“一线天”的景点时,导游说:“这里是‘一线水’”,大家觉得比“一线天”新鲜,但不满足。徐用武思索了一下,说:“还不如叫‘水天一线’?”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便这么定了。以后依次往下。第二天审查龙宫,也就是戴明贤的作品。我们从“柳岸百步”进入景区。穿插了一个“响水龙潭”的导游词。这事启发了大家,一致决定凡龙宫内的景点都应带一个龙字,抑或布依族同胞的民风民俗。这样一来,比之前由船工们信口开河有文化色彩多了。两个稿子通过实地边看边议后,我们又坐下来逐一修订,足足花了两天时间。
转眼之间将近二十年过去了。2011年初,当年黄果树管委会主要领导宋海年先生拿着一叠稿子来找我。声称,他已退休。这是他多年积累的资料和照片,定名为《名人与黄果树》,想请我写一篇序。我问他出版社定了没有?他说还没有。我便给旅游局的几个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加以推荐。并建议他们尽力协助宋先生修改出版,可作旅游产品出售。以后的事我也就不知道了,大约过了一年多时间,到了2013年冬天,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见桌上摆有两册《中国名人与黄果树》,并留有一封感谢信。我那封给旅游局几个负责同志的信也作为序言,放在第一篇。信中说到有两篇他认为不可或缺的文章不知为什么没有收入?故而他自费印了几本送我一本云云。我明白了,他写的都是中央领导人和各界名人,自然要送审的。那两篇自然是审者去掉了。我翻了一下,其中有我们那次审稿会的记载一篇,内心感谢之余,心想: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可在他们的心里,却是很重、很重。
(作者系省政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