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灾,政协义不容辞”
——红花岗区政协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救灾小记
□李勇
持续两个多月的高温少雨天气,给红花岗区带来了严重的旱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此,区政协提出“抗旱救灾,政协义不容辞”的口号,多次深入到受灾严重的海龙镇、巷口镇、金鼎山镇视察灾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指导镇、村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7月26日,区政协主席余江平率队深入巷口镇、金鼎山镇部分村庄田间地头,水源点,实地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详细了解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针对严峻旱情形势,余江平强调,镇、村要切实把抗旱救灾工作当作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挨家挨户详细摸底,确保抗旱工作有方向,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把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千方百计保证人畜饮水问题。
8月7日,余江平率部分区政协常委到旱情较重的金鼎山镇后庄村新土沟组,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在了解到灾情严重,急需对相关饮水、灌溉设备进行修缮时,随行的区政协原副主席张进安当即向金鼎山镇捐助了2万元抗旱救助金,区政协常委李席娟、雷文刚向后庄村捐助了4万元抗旱救助金。
8月9日,余江平一行走访了海龙镇贡米村关合组,为该村17户受灾村民送去了1700斤大米,为84岁老人梁承美和88岁老人王光耀分别送去300元慰问金。当了解到村民挑水的山路和饮水池年久失修,造成取水困难时,余江平当即表示区政协帮助解决2吨水泥进行修缮。
8月12日,余江平率区交通局到金鼎山镇黄钟村、莲池村田间地头查看灾情,走村入户了解人畜饮水情况,并就当前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座谈。余江平要求,区交通局要以“三民”活动为契机,发挥优势,帮助解决村民困难。区交通局负责人当即表示,将争取投入23万元资金用于解决黄钟村、莲池村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从多次走访了解的情况看,巷口镇钟山村、金鼎山镇银江村受灾最为严重,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面临严峻形势,余江平为此多次与区水利局、相关镇、村到现场查看,要求区水利局和镇、村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的思想,认真做好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两个村的用水饮水的实际困难。在余江平的督办和相关部门努力下,8月16日,巷口镇钟山村、金鼎山镇银江村的应急饮水工程正式启动,余江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工程启动。余江平要求,饮水工程是关乎村民用水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施工方要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水利部门要做好工程的督促指导,涉及的镇村要做好群众工作,共同将这项工程做成群众、政府都满意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