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实绩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罗甸县政协2024年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 王玉云
2024年,罗甸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发展大局。通过深入调研汇聚众智、务实协商破解难题、扎根一线凝聚民意、开拓创新激发活力,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罗甸新篇章贡献了政协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在铸牢绝对忠诚上拓展新高度
这一年,县政协始终把政治引领、党的建设作为工作之首,锤炼了同向、同德、同行的政治品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重要事项必请示、重要情况必报告,向省州政协和县委报告工作15次,邀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县政协重大活动6人次,坚决做到“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跟进”。把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作为贯穿全年的大事要事,创新开展“十个一”系列庆祝活动,提请县委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座谈会。
完善以党组学习为引领,深化“七学并举”机制,形成覆盖“两支队伍”的经常性学习体系,严格“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60余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持续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建功新时代”活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一岗双责”,党组研究重大事项29次。采用“三个步骤”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
发挥职能优势,在深耕主责主业上谋求新突破
这一年,县政协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之重,贡献了有为、有力、有效的智慧力量。
围绕全县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等开展协商,形成18篇调研视察报告,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政协智慧”。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22篇大会发言引起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
坚持寓监督于协商之中、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积极探索“委派监督、专题监督、提案监督”民主监督形式,有效推进协商式“软监督”发挥助推发展“硬作用”。50名政协委员被县委政法委等9个部门聘为特邀监督员;聚焦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开展民主监督,政协委员参加庭审旁听20余人次;用好用活“四看”提案办理协商监督,办结提案80件。
主动融入中心大局,围绕全县经济运行、“四化”推进、民生福祉、改革创新等领域堵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协商讨论、建言献策,积极向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8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动态》4期,不断推动政协工作往深处推、往实里走。
突出服务发展,在推进务实创新上干出新样子
这一年,县政协始终把“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作为工作之要,彰显了亲民、爱民、为民的政协担当。
常态化推行县长与委员面对面协商机制,围绕“富矿精开”开展省州县三级政协联动协商,助推实施“1357”硅矿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依托省政协主要领导到罗甸调研交办事项,着力在“罗甸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借力推进。
围绕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瞄准“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开展监督视察、协商建言,助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新路径”形成正面典型。积极探索创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模式,找准切入点,探索出以“请你来商量”为载体的“院坝协商”“125”模式、“园区协商”“4个4”机制、“社区协商”“‘微平台’聚‘大合力’”经验。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和关注的热点难点,争取省政协协调解决通组路项目建设4.52公里;向上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800多万元;认真落实挂帮职责,协调解决4条道路硬化;发挥智力支边引资引智作用,关心关爱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持续与委员企业联络,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达7万元;联合州智力支边办、中华儿慈会开展“微笑行动——唇腭裂救助”筛查,31名患儿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县政协班子成员常态化落实巡河、巡林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参与水上浮动设施整治、信访接访等工作,助力相关问题得到解决。
坚持双向发力,在汇聚统战力量上展现新气象
这一年,县政协始终把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作为工作之本,营造了团结、奋进、担当的工作局面。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罗甸县政协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有关人民团体联系制度(试行)》,主动邀请他们参与视察调研、民主监督等重要活动。持续加强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在政协履职、捐资助学方面的深度合作,为逢亭中学捐赠价值10万元的教育教学设备。
进一步落实好州政协“五联五促”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做实“三联四有三提升”,全力服务省政协到罗甸开展的2次界别联组活动。突出界别联组活动履职新特点,固化“主席会成员+专委会主任+联组召集人+联络员”的领导和统筹机制,与团县委联合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进校园等界别联组活动15次,更好实现委员履职从“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力”转变。
坚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协助州政协编辑出版《新时代黔南城记(2012—2022年)》(罗甸篇),编印《斛城 湖城 福城——新时代罗甸城镇建设纪实(2012—2022年)》,启动《罗甸政协志(2007—2026)》编纂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平台,刊发宣传县政协的稿件40余篇(条),编发《罗甸政协工作动态》季(增)刊5期,创建“罗甸政协”微信公众号,积极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加强自身建设,在提高履职实效上彰显新风采
这一年,县政协始终把固本培元、实干笃行作为工作之基,呈现了知责、履责、尽责的精神风貌。
完善政协各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与合作机制,加强联系互动。加强对界别联组的联系和指导,发挥各界别联组参政议政积极性。加强对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工作的指导,常规召开座谈会,全面提升能力水平,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围绕“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强化政协委员教育管理,开展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2次,培训委员200余人,为增强履职能力提供坚强保障。深化“五个政协”建设,围绕“1322”四个环节,以“世界读书日”“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等为契机,开展“书香政协 文润湖城”为主题的读书系列活动。认真落实常委年度述职、委员履职“六个一”制度。
以建设“政治机关、学习机关、服务机关、效能机关、廉洁机关”为抓手,落实好县政协视察调研工作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加强清廉政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