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63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3

积极推动两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深化渝黔合作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联合调研报告摘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渝黔两地深化合作的有关工作安排,根据渝黔两地政协《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和协商计划安排,今年7—9月,重庆市政协和贵州省政协围绕“深化渝黔合作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主题,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毗邻市(区、县)政协围绕打造红色文化、避暑康养、山地旅游、乌江画廊、民族文化等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开展联合调研,并召开联合协商会议。

委员们建议,渝黔两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部署,落实两省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升区域协调开放水平,共同培育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两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渝黔两地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一)国家战略的推动性强。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协同推动产业沟通对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加快文化旅游互促发展”;今年8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西部地区深化旅游资源开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要求,贵州要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推进与川渝的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深化渝黔合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措施也为渝黔携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双方协作的主动性强。近年来,渝黔两地政府积极推动合作,毗邻各市(区、县)也主动加强联系合作,先后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如《重庆市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两地政协《友好合作框架协议》;今年9月,在遵义召开的贵州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座谈会,更为推动贵州文旅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晰了思路方向。2021年3月,贵州联合重庆、湖北、湖南发起成立了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共同培育“千里乌江·百里画廊”旅游产品;2023年6月,贵州、四川、重庆等5省(区、市)共同发布《2023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发展战略合作倡议》;2023年3月,遵义、毕节、宜宾、泸州、自贡、内江、江津、永川、荣昌等地成立了云贵川渝毗邻地区10市区文旅发展联盟,共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并发布联盟旅游指数。系列措施进一步深化了两地包括共推文旅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内容的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友好合作。

(三)资源客源的联动性强。两地各自拥有也共同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乌江汇入长江两地一衣带水、望衡对宇,重庆五里坡、金佛山和贵州赤水丹霞、梵净山等世界自然遗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连接着渝黔两地红色血脉,红岩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麻辣滚烫的重庆火锅刺激着贵州人的味蕾,凉爽清透的贵州空气驱散了山城人民的酷热。渝黔文旅合作发展势头良好,高铁高速推动实现两地“一线串联”,渝黔互为重要客源地和目的地。资源客源的联动有力推动了两地经济发展,彰显着两地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的美好前景。

(四)交通要素的驱动性强。近年来两地相向而行、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文旅各领域合作共建,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已初步形成2小时旅游经济圈,有力促进了两地文旅市场繁荣发展。铁路方面,渝贵铁路的开通大幅缩短了重庆与贵州的时空距离;渝贵高铁也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两地交通便利性。公路方面,渝黔高速、江习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渝黔两地,使得公路运输更加便捷高效。此外,两地还在积极推进国省干道建设和改造,提升区域内交通网络密度和通行能力。


提升区域协调开放水平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一是共同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渝黔文旅高质量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给予财政、税收、土地、交通基础设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政策和资金上的重点支持。二是进一步争取对渝黔区域旅游发展的支持和澜湄合作资金等专项经费支持。三是共同编制“康旅金三角”一体发展规划,力争纳入国家层面规划。四是构建武陵山区、乌江流域等渝黔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速推进产业要素集聚,共同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携手打造文旅区域协同发展国家试验区。

(二)共同编制文旅协同发展规划。一是建立两地文旅部门联系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纽带,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建设“资源共享、市场准入、信息互通、统一营销、品牌营造、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的“无障碍旅游带”。二是共同编制两地文旅发展规划,探索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三是建立文旅政策互惠和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共同制定出台旅游合作互惠政策,推动两地游客互游享受相关政策优惠。四是统一两地文旅市场准入标准,扩大高频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高频事项“免证办”范围,激活市场主体异地发展活力。

(三)推进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强化空—铁—公交通一体化建设以及城市内部交通高度衔接,适度增加核心城市与热点旅游城市间的航线,加强渝黔与澜湄五国核心合作城市间的直航合作,协力开通遵义新舟机场、铜仁凤凰机场与重庆仙女山机场、万州五桥机场等支线机场航线。二是织密交通毛细血管,重点推进康旅“金三角”互连互通,加快推进渝贵、渝厦高铁贵州段建设和涪陵—柳州、遵义—黔江铁路建设,协力加快渝赤叙高速、正安—万盛、道真—武隆、务川—彭水高速公路建设,赤水至古蔺黄荆旅游公路建设。三是重视渝黔文旅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区域智慧旅游信息网,共享实时旅游信息。

(四)协力加大文旅宣传推介。一是整合两地文旅宣传推广渠道,形成文旅营销合作联动格局,抱团提升两地旅游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渝黔文旅产业升级,用好数字技术手段共同开发渝黔文旅融合线上应用程序,着力打造一批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和情景演艺项目,联动展示好渝黔文旅新形象。三是相互支持举办旅游展、博览会、节赛活动,合力推出主题营销活动。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合作开展文化旅游招商推介、推广等活动,形成两地互利共赢机制。四是加大境外宣传力度,着眼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强国际文旅合作,加深与其他国家城市的沟通联系,共同策划承办更多国际性活动和赛事。

(五)协同提升文旅产品国际竞争力。一是提升区域协调开放水平,充分挖掘渝黔文旅特点,协同开展国际旅游合作。二是充分利用重庆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共同开发“一站多程”航空+高铁线路旅游产品,实现国际航线从重庆向贵阳延伸,共享资源、市场、客源,推动两地旅游接待服务无缝对接。三是成立渝黔乌江画廊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提档升级“乌江画廊”公共旅游品牌。四是利用四面山、习水等高山资源,开发山地运动、户外拓展等项目,塑造文体旅康养国际新标杆。

(六)联合创建精品文旅线路。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和交通便利优势,开展旅游线路共创,联合设计推出游客喜闻乐见的精品旅游线路。一是利用两地特色火锅的知名度,推出重庆贵阳双城火锅之约旅游线路。二是依托两地山水特色自然风光,打造国际知名的康养度假旅游环线。三是共同策划开发乌江旅游资源,打造乌江滨河旅游度假游。四是串联两地旅居资源,推出避暑旅居线路,共同打造重庆江津、綦江、南川、万盛和遵义桐梓、习水、赤水、道真等地旅游避暑度假项目。五是联合两地各大温泉资源,推出温泉养生游线路,用好贵州石阡、重庆统景等温泉资源,研发旅居、康疗等产品,打造温泉康养小镇。六是用好两地红色资源,推出红色文化研学游,如红军长征转战渝黔路线、抗战文化游线路、“突破乌江陈列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红旅线路。同时,立足重庆周末游、自驾游策划推出系列一日游、二日游线路产品。



5023-3-1.jpg

2024年9月29日,重庆市政协与贵州省政协就区域文旅协作在遵义市播州区苟坝旅游景区开展联合调研。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