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58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贾雨川作品集《逐梦芳华》读后


□吴新财


4973-3-2.jpg

《逐梦芳华》

贾雨川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贾雨川是内蒙古作家,跟我交往多年。我知道他擅长诗歌创作,出版过诗歌散文集《丹梦情缘》《午后阳光》。他把新创作的作品集《逐梦芳华》书稿发给我,委托我出版,这是对我的信任。

现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很多,做出版工作的人也不少,能写出真正好作品的作家和作者却不多。贾雨川创作的《逐梦芳华》,从书名理解,就能感受到这是一种心愿。我个人理解,这种心愿跟岁月经历有关,跟人生追求有关。

《逐梦芳华》一书包括现代诗歌、格律诗词、楹联、歌曲、辞赋等内容,笼统算是一部诗歌作品集。起初,我是不赞成这样出版书的,但细观其内涵,贾雨川是在以不同文学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书写美丽家乡、讴歌壮美河山、吟诵亲情爱情,谱写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歌颂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情怀,旨在倡导和带动更多人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华文化之美,用心体会文学创作妙趣。

贾雨川在政府部门工作,公务繁忙。可他爱好文学,从事文学创作近四十年,乐此不疲,常常在百忙之中,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文学创作。

他是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地市级作家协会理事,旗(县)级作家协会主席。他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对当地文学团体创作的引领和带动,都足以说明他是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人。他喜欢文学,离不开文学,他要用文学创作追求一种人生境界,追逐人生梦想。 

我个人认为人生的长短可粗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是生命时间的长短,另一种是精神长度。有的人活到了八九十岁,看似在世间的时间比较长,但很快就被后人遗忘了,在世间的生活如同一阵风刮过,没留下深刻的痕迹。而有的人在世间未到古稀就离世了,但在短暂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却做了让后人不能忘却的事,一代又一代人都可以寻找到他在世间生活过的痕迹,看到他勤劳奋斗或探索追求的闪光点,这种人的生命长度不能以寿命计算,更多体现的是生命的价值。

我认为用文学作品记录人生经历,把对生活的感怀写出来,是可以延长生命长度的,是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因为前辈人的生活经历能给后人提供人生借鉴,或启迪。

作家和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对生活和人生过往的思考,是对未来及精神境界的探索和追求。对后人来说,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贾雨川创作的《逐梦芳华》一书,就是一种人生精神,就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和思考。 这部书书如其名。当然,还有许多内在的或延伸的思想,需要用心、用情去感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的故作高深,作者是在用心、用情地去感悟生命、体验生活、升华思想。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及暮年等人生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经历、想法及追求。从一个人生阶段到另一个人生阶段,心中都有着愿望和梦想。正因为心中有梦想,对生活有期待,才使人们面对困难风雨无阻,继续前行。

“逐梦芳华”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寓意。人是在前行中慢慢老去,步入终点。我个人认为这种人生过程正是“逐梦芳华”。人生就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慢慢老去。虽然年华老去,梦想却一步步实现了。在人生和生活中,既然有失,就会有得,既然有得,必然会有失。这也正是“逐梦芳华”更深层次的含义。

其实,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心愿,然而,许多人却没有勇气解答自己的取舍得失,从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了,选错了方向,降低了人生的价值,缩短了生命的精神价值。

贾雨川能在百忙中从事文学创作,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是值得欣慰的。《逐梦芳华》这部书的出版,是对其人生价值的提升,也是他追逐精神的发扬和延续。

生活是多样的,文学作品也是多样的。文学作品集好像是复杂生活的再现。在人生的路途上,人与人的心愿、梦想是不同的、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心愿,都在追逐梦想,提升修养,实现心愿,人们对生活才有了信心。

虽然“逐梦”是美好的愿望,但必须付出辛苦和勇气,而且是常人难以接受的辛苦和勇气。这种想法和做法在人生路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贾雨川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中,能实现更多梦想。愿《逐梦芳华》这部书的出版发行,能带来更多的价值收获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