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412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10-25

书中自有颜如玉


□刘慧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创造精神财富,进而衍生物质财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气质好了,容颜自然改变。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从百家争鸣到汉赋楚辞,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文人中不乏很多重要的女性角色,她们都因为热衷于阅读,才拨开了历史的书页,在男权统治的古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代著名的才女卓文君从小爱读书,文采卓然,所创佳作《白头吟》中有一句“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成就了一段不朽佳话。三国时期蔡文姬自幼博览群书,才华让一代枭雄曹操为之折服,重金将她于匈奴之手赎回,以礼待之。蔡文姬创作的《胡笳十八拍》流传于世,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唐代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在十四岁时,因为文采斐然被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不仅是搅弄政坛的人物,在文坛上也举足轻重。《全唐诗》里收录了她的三十二首诗,可谓以一介女流之力,影响一代文风。上官婉儿小时因祖上获罪,被充入内庭为婢,但母亲日日教她诗文,让她勤于阅读,在逆境里不放弃读书,才有了挣脱命运束缚、成就一段传奇的机会。可见,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让人由贫穷走向富有,由狭隘走向广阔,由蒙昧无知走向博闻强识。

宋词婉约派宗主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从小就在父亲的书房里长大,海量阅读父亲丰富的藏书为她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凄婉哀绝,千古绝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你是否也为她词中散发的阵阵暗香而陶醉了呢?而这些都是博览群书的厚积薄发。

爱阅读的女子,若一轮不沾染尘俗的皎月,又若深山峭壁上的空谷幽兰,只是站在那里,便可令周围的人黯然失色。她可以口吐莲花,又可以风趣幽默,因阅读而胸中丘壑纵横,因阅读而在心中点亮一盏不灭的灯火,追逐着希望与真理,永远不会被现实生活打败。阅读可以让人变得顽强、坚韧,向往更加广阔的世界。你永远不会看到一个爱阅读的女子变得尖酸刻薄,因为文学可以让人的面容变得柔和,让人的心态保持平和。

近代的民国时期,诞生了一位乱世佳人,她便是奇女子林徽因。后世之人常常对她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但美人在骨不在皮,林徽因的魅力来自于她的建筑专业才华和文学阅读素养。她写得出《你是人间四月天》那样的传世之作,更躬耕于建筑学,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与丈夫梁思成一样成为建筑学领域的开拓者。林徽因文理双全,源于她从小热爱阅读,更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战乱时,她虽身患疾病,生活困苦,仍然经常为身边的孩子们动情地朗诵诗文,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如今,物质世界已极大丰富,书籍也与我们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一卷书在手,眼里便流淌出浩瀚星河,低眉的浮生里,即使平凡岁月,也能开出一抹绿色。

捧一本书卷,走入先贤的世界,走入中国渊博的文明,在儒家的治世宝典里知晓何为仁义礼智,在唐诗宋词里冶炼情怀,在明清小说里品味世事百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炎黄子孙站在一代代巨人的肩膀上创造精神文明,中华民族才能经久不衰。

若有条件,不妨在自己的居所搭建一隅“世外桃源”——那里有书柜,书柜里是多彩的藏书,也许还有一盏茶。在袅袅茶香里,在一个个宁静的午后或夜晚,尽情地陶醉于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