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163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05

AI虚拟主播在新闻媒体中的现状及运用


□周芸吉


  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研发模拟及拓展人类理论、方法、技术及运用的一门新的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运用到社会分工的多个领域,大大提升了人类的工作效率。AI虚拟主播根据新闻特征、传播模式,以及对人的面貌特征提取,结合语音、图像等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模,形成服务新闻创作的人工智能系统、生出模拟新闻主播的AI分身模型。一方面能够快速地创作新闻稿件,另一方面能够模拟主播的声音、音色、语气、节奏、情绪、韵律、样貌、表情甚至装束等多个维度特征,通过精密的程序指令,完成新闻主播的部分工作内容。

  2018年,是全球AI虚拟主播诞生的元年。当年11月7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公司与新华社联合发布了搜狗与新华社合作开发的全球第一个AI虚拟主播,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结合进入新阶段,为进一步探索“智慧融合媒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当下,国内对AI虚拟主播日趋广泛,出现了较多以知名主播为原型的AI虚拟主播,搜狗和新华社联合推出以主持人邱浩为原型打造的虚拟新闻主播;人民日报与科大讯飞合作开发的AI虚拟主播“果果”;相芯科技携手京东AI一起打造的虚拟主播“京小蕾”“京小帅”;科大讯飞据央视国际频道主持人纪萌打造的虚拟主播“纪小萌”……AI虚拟主播的出现和完善,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AI虚拟主播的创新运用

  目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和信息技术公司正加大研发力度,充分发挥AI虚拟主播在新闻播报上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新闻作品制作,需要新闻记者进行素材收集整理、采访撰写并制作,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稿件来说,较为耗时耗力,增加了媒体和记者的成本。而AI系统可利用大数据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并根据新闻稿件的规格自动生成符合媒体要求的新闻稿件,并通过提取真人主播的语音腔调,捕捉表情和动作,以及在播音创作过程中的有声语言、副语言等特征,完成对其声音和动作的建模,结合文字即可合成视频的仿真智能播出系统。

  随着AI虚拟主播技术的不断完善,新闻报道的形式实现了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应用到新闻报道中,诸如VR、AR、MR等技术,实现了立体式、多元化、全景式的多维场景互动新闻现场。


二、AI虚拟主播的优势

  1.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及时和高效。严谨,是新闻媒体的底线之一,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是新闻主播追求的目标,再优秀的主播难免会因为精力不足、时间不够等问题,出现读错字、音等差错。AI虚拟主播的出现,有效规避了新闻播报错误的可能,大大提高了媒体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此外,AI虚拟主播可实现实时待命、实时待岗,且不会因身体问题,造成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工作实效。

  2.媒体运作和新闻生产成本降低。真人主播在能力提升、造型打造、设备购置等方面,需要投入不菲的资金,而且设备需要定期更新。AI虚拟主播可根据新闻场景的需要,自由切换妆容、发型、衣服等形象。此外,AI虚拟主播拥有大量的语音播报和内容处理的数据,强大的系统将采、编、播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媒体的人力成本。在人才培训方面,媒体只需要对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升级,减少了真人新闻主播的能力提升培训费用,AI虚拟主播不需支付报酬,仅有进行设计或购买时的一次性投入。在设备购置和维护方面,AI虚拟主播不需要建设专门的播音室、播出设备等,主播通过软件即可对画面、音质、场景等进行合成,大大降低了媒体的资金成本。

  3.减少新闻播报工作量。传统的新闻播报,需要记者、编辑、主播、剪辑、配音等等人员,一条好的新闻稿件,需要团队的协作努力,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而AI虚拟主播,可独立完成信息采集、稿件撰写、配音、剪辑合成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媒体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AI虚拟主播可承担真实主播部分工作,在保证新闻稿件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又能够给观众呈现较强的现场即视感,让真人主播和记者,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提升自我水平,挖掘更多有温度、有价值的新闻稿件,使得报道更加的全面、准确、深度。

  4.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在内容形式上,AI虚拟主播除了具备声音、图像传播外,还可以利用VR、AR、MR等技术,实现立体、多元的交互场景,增加节目内容的观感。在语言表达方面,可根据不同的程序设定,播报不同的语种和声音。AI虚拟主播借助同步翻译和传输功能,根据场景和工作内容需要,实时将稿件翻译并播报成多种语言,不仅节省了工作时间和成本,并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便利,对提升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AI虚拟主播的现状

  1.内容形式及播报风格模块化。AI虚拟主播虽然可以替代写稿和播报,但长此以往会形成模块化的问题。AI虚拟主播缺乏真人主播主持风格个性化、节目内容多元化的特征,千篇一律的内容形式和播报风格,会导致受众审美疲劳,从而逐渐失去固有的受众群体。

  2.情绪感染力差、缺乏创造能力。人在新闻播报中所具有的创造力、感染力、洞察力、领悟力、判断力以及价值导向等是新闻节目效果的关键,是AI系统在当前无法完成的工作。AI虚拟主播是以真人为原型进行模拟,受技术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当前AI虚拟主播无法产生思维和判断力,缺乏人对事物的个性理解和感情融入。

  3.应变能力及临场互动性缺位。

  新闻主播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能够根据经验和规则及时处理,在现场连线、嘉宾解说等节目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互动。优秀的新闻主播,具有鲜明的播音和主持风格,也是播音主持艺术性的体现,是一档新闻栏目能够获得受众认可的重要因素。AI虚拟主播不具备自我分析、理解和处理突发问题和情况的能力,只能根据提前设置的指令进行播报,无法替代真人主播在节目应变和互动方面的地位。


四、AI虚拟主播的发展思考

  1.优化职业分工、推进系统更新迭代。AI虚拟主播在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效率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真人主播的创造力、感染力、把控能力等,AI虚拟主播当前无法实现。AI虚拟主播可以协助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真人主播通过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可以结合AI虚拟主播特点,更好地服务新闻行业。所以,相关机构要不断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升级,逐步实现AI虚拟主播情感传递和延伸,推动系统更新迭代,实现内容更加专业化、标准化。通过AI虚拟主播的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研究更为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在内容上下功夫。

  2.人机良性结合、补位感情互动。情绪感染力差、缺乏创造能力是AI虚拟主播的劣势,成本低、效率高是AI虚拟主播的优势。要做好新闻工作,就必须遵守新闻报道规律,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真人主播要更加注重对内容的思维和情感理解,把握人际传播的感性原则。AI 虚拟主播的终端建设要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实施,在开展新闻传播时,应结合两者的特点,形成良性互动,真正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为做好新时代新闻工作而不懈努力。

  3.多维应用丰富新闻传播方式。AI虚拟主播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内容生产、传播过程,加快了媒体的深度融合进程。随着VR、AR、MR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立体感、互动性的新闻产品将成为新闻价目的主流,线上线下相结合、人机互动,必将有力地推进新闻事业的发展。未来,相关机构应当基于互联网为载体,充分利用AI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不断升级新闻传播新业态,创新新闻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感,丰富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