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70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19

最不喜欢上班的国家 法国人爱罢工

 

  还能这样工作?小编也想去法国。

  就在前不久,法国爆发了2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因为规模过于庞大,法国官方统计全法国有80多万人罢工,而罢工活动组织者更骄傲地宣称,有150万人参加罢工,被欧洲媒体戏评为“宇宙级大罢工”。

  这次上街的是靠财政供养的人群,包括:公职人员;巴黎大众运输公司、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等国有企业雇员;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中小学教师;巴黎歌剧院芭蕾舞演员等等,甚至还有各级政府的议员和部分警察。

  本次罢工的主题是抗议政府的养老金改革,因为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式提出《法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纲领》,试图推动一场废除多规制、统一全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而这恰恰触犯了本轮罢工者的实际利益。此前,这些财政供养者享受着更早退休、更高退休金的特殊福利,成为事实上的“特权阶层”。

  虽然整个事态听起来有点严重,但是对于生活在“罢工大国”“罢工强国”的法国人来说,他们早就对这种事习以为常了。

  《解放报》还专门做了民意调查,有62%的法国人对12月5日的大罢工表示支持,反正法国正在经历一场”社会危机“,马克龙也未必真正理解大家的难处,怎么不支持?必须支持。

  不爽就说出来,不然总会憋出内伤,这种心态其实早已融入进了法国人的血液之中。

  要知道,这也不是法国第一次因为“罢工游行”,并大举博得国际新闻版面的操作了。

  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罢工冠军”,法国人时常被调侃为”春天上班,夏天休息,秋天罢工,冬天过节”。

  根据瑞士银行的统计,巴黎人每年只工作1604个小时,在全球国际化大城市中工作时间最短。

  这相当于法国巴黎人一周只工作大约35个小时,在正常双休日之外,还有29个带薪假日。实在是太没天理。

  但是,平时虽然清闲,但只要政府有任何小动作来触碰法国人的“福利”,他们二话不说,就会掀起“罢工”大旗。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在我们看来事态严重的“罢工”为何会变成法国的日常,但作为一个在“大革命”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罢工”是一项被写入宪法的公民权利。

  有事儿您说话,该罢咱就罢。

  《世界报》就曾统计过,在众多国家之中,法国在罢工次数上是绝对的王者,位列世界第一。

  当然了,法国人也还是挺有规矩的,也不至于无法无天,罢工不是你想罢,想罢就能罢。

  虽然罢工受到法律支持,但同时也有很多限制和规矩,需要参与罢工的人员谨慎遵守。

  比如说,罢工之前,路线和时间需要事先申请好,几点开始罢工,从哪儿出发到哪儿结束,途经哪些地方,都需要提前说好,到真正罢工那天必须按照申请好的时间路线进行,要讲信用。

  罢工期间也是没有工资的,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要罢工,但单位不能为你不工作买单。

  所有人都遵守这些规则,这也是为什么法国的“罢工”即使规模大,次数多,但基本上节奏都有序平和的原因。

  那么,为啥法国人这么爱罢工?

  据《时代》杂志报道,其中一些罢工、抗议活动植根于法国左派驱动的叛乱传统,这一传统起源于法国大革命,历经巴黎公社,掀起五月风暴,并传承至今。

  1968年5月至6月,由于欧洲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社会问题丛生,法国爆发了一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

  来自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法国社会和劳工冲突的专家Guy Groux说:此外,法国工会的也是罢工背后的推手。

  法国是工会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工会会员比例却非常低。

  在法国,不到8%的工人属于工会,而欧洲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为25%,美国为14%。

  更糟糕的是,法国小型工会内部往往是分裂的,各个部门之间会出现错位,管理层在准备裁员时经常忽视他们的存在,并且在谈判开始后对其实施高压。

  这一切都增加了罢工的吸引力和效果。

  (据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