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6512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12

詹天佑与石佛寺村


□凌  丹


  明《西关志》记载:“石佛寺在居庸关北一十五里,据专家考证,该寺建于元代。

  石佛寺石佛,位于长城北侧,周围连绵群山,有一天然板石洞,洞口高2米,阔4.7米,深5米,内有坐式石佛一尊高2.85米,雕刻精细,造型浑厚,独具风格,为北京地区少有的石雕佛像,保存完好。

  现存石佛寺是遗址,原寺已于1901年被八国联军焚毁,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迁至现址,将散落在各处的10多尊佛像收集整理,筑寺供奉。这些佛像是元代遗物,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为什么叫石佛寺呢?在距离石佛寺村不远的地方,建有一座石佛寺庙,两进院落,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东西配殿分别供奉观世音、文殊、普贤菩萨和关帝,外院供奉有五尊三世佛。这是本世纪初,石佛寺村根据史料记载重新修复的。

  1900年,寺庙被八国联军烧毁,后又遭遇山洪,石佛多被破损,散落沟底。上世纪80年代修筑八达岭复线公路时,其工程主持者为保护文物,将散落破损石佛收集在了一起,加以简单修复,在原寺遗址东边50米公路路边建了一座“石佛台”,将破损散落的石佛集中安放,以供游人欣赏。台正中就是千手观音,两侧佛像则是随意排列,台前还矗立有两通寺内原有的石碑,看着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又因为寺内供奉石雕千手观音,由于该村坐落在庙旁,村因寺庙而得名。说起石佛寺村跟詹天佑先生还有很大的渊源呢!当年詹天佑主修京张铁路时,曾在石佛寺村一位姬姓的人家里住过,掐指一算,距今也有一百多年。

  那时,关沟段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最艰难的路段。这段路不仅山峰陡峭,而且坡度极大,需要修筑总长度达1600多米的四条隧道。为了方便办公,詹天佑特地把总工程师办公室设在南口,后因为需要又临时迁到石佛寺村,借用了村里姬家的两间民房。据说,当年詹天佑和他的助手就住在东房。

  后为了纪念詹天佑先生,姬家后人自筹资金,利用北房和东房,筹建了“詹天佑故居”展览室,千方百计收集了大量与詹天佑有关的历史照片,配以文字说明,制成展板,向来这里的游人介绍詹天佑的生平经历和历史功绩。可见,姬家后人对詹天佑有着一种深深的爱戴与敬佩之情。

  让人感叹的是,詹天佑是美国耶鲁大学的高材生,但与山沟里的村民关系处得极好,他白天出去测量路段,指挥施工,晚上回来自己做饭吃,有时闲了还到北屋和房东聊天。詹天佑喜欢吃农家饭菜,房东大嫂经常多做一些给他端过去,詹天佑也常给房东孩子买些糕点、饼干之类的小零食。而且,詹天佑还和同事们凑钱,一起给房东大哥买了头牛。据说,詹天佑在姬家住了将近一年,直到关沟段铁路竣工才离开。

  石佛寺村,是个历史底蕴丰厚的村落,这个长城脚下的小村庄,正在散发着自身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人。


4053-A3-3.jpg

石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