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竹林:抓党建兴产业助脱贫
□刘定炳
今年以来,天柱县竹林镇将竹林温氏生猪养殖、辣椒种植、大灵芝种植等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掀起了党建、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热潮,助力脱贫攻坚出成效。
夯实阵地奠基础
竹林镇属于全省二类贫困乡镇,因地处湘黔边界,山多地少,传统农业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基调”,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抢抓发展机遇,强化产业发展。
竹林镇五星村党总支通过建强支部配强班子,以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动员群众自主发展为有力抓手,大力发展种养殖业。2017年以来,五星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公司、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先后发展生猪养猪、大灵芝种植、稻田养鱼、竹鼠、肉牛、油茶等产业,建立了产值近亿元的产业带。如今,五星村形成了全民参与发展产业的浓厚氛围,贫困户主发展产业或因产业户均收入已达2000多元,带动就业80多人,160多户贫困户在产业带上脱贫致富。
产业做起来了,竹林镇不断在建设“阵地”上下足功夫,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按照“新农民讲习所”功能设定,打造了集服务群众、党员活动、政策引导、技术培训、文化发展“五位一体”的竹林镇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在产业发展上提供咨询、学习、解答、处理等“一站式”多功能服务,打造出一个党组织和党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
示范引领兴产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主力军。竹林镇致力打造产业型党支部,实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把支部建在产业带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优势,着力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竹林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将建成现代化生猪规模养殖小区6个,年出栏生猪3万头,产值达7000多万元,将带动全镇40%以上的贫困户增收,解决120人就业。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竹林镇村党建合作社、村干部、党员带头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辣椒种植作为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据统计,今年该镇新增辣椒种植900多亩,预计产值650多万元,50多户贫困户将通过辣椒种植实现脱贫致富。
用好队伍助脱贫
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自然离不开一线的“战斗员”——网格员队伍和党员队伍。
今年,天柱县竹林镇两级下派85名干部到村担任“网格员”,开展帮扶工作。他们进村入寨、逐门逐户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充分发挥在群众中的桥梁纽带和急先锋作用,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抓党建、兴产业、助脱贫的干部队伍。
在今年发展辣椒产业的工作中,竹林镇龙凤村“网格员”队伍通过先后召开20多场院坝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宣传发动。网格员们学习辣椒种植技术,到田间地头当起“土专家”,确保了全村210亩朝天椒产业生根落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百姓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带头脱贫致富,为群众提供一个在身边的模范,一个跟一个干,扎堆把贫脱。竹林镇南头党支部潘年登就是党员带富的示范。2017年成功种植大灵芝收益10多万元,2018年带领4个村民种植大灵芝产业,解决17个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带动2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潘年登的大灵芝培育技术已经成熟,通过技术培训,今年南头、龙塘等村民减少传统稻米种植,大力发展大灵芝种植,预计全镇灵芝产值达到220多万元,带动3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如今,竹林镇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在加强党的建设上面下功夫,使党组织更强、产业更大、村庄更靓、村民更富,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