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与其他几个区的区划变迁
□赵修朝
贵阳市乌当区自成立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与周边几个区之间划进划出,分分合合,曾发生多次行政区划变迁。
一、与花溪区的区划变迁:短暂合并,旋即分置
乌当区与花溪区是1958年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复撤销贵阳市郊区,以原郊区属地于2月24日同时建立的两个郊区,其区划界线原则上以黔滇公路和黔桂公路为界,公路以南为花溪区,公路以北为乌当区。花溪区区属机关驻花溪原贵筑县署,乌当区区属机关驻贵阳市中华北路333号毛公馆,1959年10月迁驻新添寨。
在20世纪60年代,乌当区与花溪区曾发生两次区划变迁,其特点是:“短暂合并,旋即分置”。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贵阳市于1966年5月30日撤销花溪区和乌当区建制,将两区合并,于8月初重建贵阳市郊区,成立了郊区工委、郊区人委及下属工作机构,郊区机关驻新添寨。两个区合并不久,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1967年2月9日,“贵阳市郊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指挥部”发出“第一号通令”,宣布“前郊区工委、人委的党、政、财、文等一切权力自即日起完全归贵阳市郊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指挥部”,郊区30多个造反派组织联合夺取了郊区工委、人委及各机关、团体的权力,这个郊区随之而解体,造反派于3月初按原建制自行恢复了花溪区和乌当区建制。
二、与白云区的区划变迁:历经两合两分,区划变动最大
乌当区与白云区的关系甚为密切,这两个区之间行政区划变迁的特点是:历经两合两分,变动幅度最大。
作为县级行政区的白云区成立以前,今白云区辖地从民国三年(1914年)起,隶属于贵阳县。从民国三十年(1941年)起,属于贵筑县。1949年11月15日贵筑县解放以后,仍属于贵筑县。1957年底贵筑县撤销以后,归属于贵阳市。乌当区于1958年2月成立以后,划归乌当区,设白云、沙文、麦架、牛场、都溪、金甲、大林七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今白云区境内成立了团结、越美、跃进三个人民公社,当年12月合并为沙文人民公社。1958年5月,贵州铝业公司在龚家寨成立,为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1959年12月7日,沙文人民公社从乌当区划出独立建镇,命名为白云镇,直属贵阳市领导,相当于市辖区。1961年6月,沙文人民公社分建为沙文、牛场、艳山红、麦架四个人民公社。1962年7月,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缩短工业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贵州铝业公司定为缓建单位,省、市决定将白云镇及所辖沙文、牛场、艳山红、麦架四个人民公社划归乌当区,白云镇由市辖镇降格为区辖镇,四个人民公社合并为沙文和艳山红两个人民公社。1973年,贵州铝厂等企业开始扩建,为做好工矿区服务工作,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批准,6月7日撤销乌当区白云镇,建立贵阳市领导的白云区,将沙文人民公社和艳山红人民公社从乌当区划入白云区管辖。乌当区与白云区之间至此经历了“两合、两分”四次区划变迁,区划变动面积为269.52平方千米。
三、与观山湖区的区划变迁:变动时间较晚,变动区域较大
乌当区与观山湖区之间区划变动时间较晚,变动范围较大。2000年6月2日,国务院批复《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编制,明确在市区西北部建金阳新区。为适应金阳新区开发建设需要,2000年4月14日,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乌当区的野鸭乡划出,移交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管理。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撤销野鸭乡政府,设立金阳街道办事处,仍由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管理。2008年5月26日,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金阳街道成建制整体移交金阳新区管委会管理。2008年11月21日,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金华镇、朱昌镇成建制整体移交金阳新区管委会管理。201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结构性调整,下发了《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90号),批准在金阳新区的基础上设立观山湖区,“将贵阳市乌当区的金阳街道、金华镇、朱昌镇和清镇市的百花湖乡划归观山湖区管辖,以金阳街道、金华镇、朱昌镇、百花湖乡的行政区域为行政区域。”2012年12月21日,贵阳市观山湖区挂牌成立。至此,原属乌当区管辖的野鸭乡、金华镇和朱昌镇正式成为观山湖区属地,从乌当区划出这一乡两镇的总面积为208.1平方千米。
四、与云岩区的区划变迁:多次变动,二进五出
乌当区与云岩区之间的行政区划变动过七次,其特点是二进五出,出多进少。
在今乌当区成立之前的1956年12月29日,贵阳市将今乌当区前身之一的贵筑县乌当区新庄乡的渔安高级农业合作社,北衙乡的雅关高级农业合作社划归云岩区管辖。1958年4月21日,根据《贵阳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市区区划调整的通知》,市人委第十三次会议决定,将乌当区的东山乡和黔灵乡划归云岩区管辖。1963年2月贵阳市人委决定将云岩区的茶店、渔安、东山、西瓜等生产大队划归乌当区管辖,增置茶店人民公社,1971年8月又将茶店人民公社划归云岩区管辖。1963年2月将云岩区黔灵人民公社的改茶生产大队划归乌当区野鸭人民公社,1969年又将改茶生产大队划归云岩区黔灵人民公社。为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开发建设,贵阳市委、市政府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于2007年6月,将乌当区所辖、贵阳高新区管委会管理的金阳街道办事处的茶园村、二铺村、小箐村部分区域并入杨惠村,将养马村、新寨村、阳关村部分区域并入金鸭村。于8月30日,将调整后的杨惠村、金鸭村、茶园村和金关村、大凹村划归云岩区管辖。
五、与南明区的区划变迁:划出一乡,变动不大
与其他几个区相比,乌当区与南明区之间的区划变动最小,主要涉及一个永乐乡。原属于乌当区管辖的永乐乡,是1977年从乌当区东风人民公社分离出永乐、羊角、石塘、水塘、罗吏五个生产大队,于3月11日成立的永乐人民公社,1983年改建为永乐乡。从2009年元月16日起,永乐乡划归南明区管辖。这个“水果之乡”从此一步跨入城区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