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8期 本期3803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9-23

“四强”党支部建设的方法路径浅析


李汉华   秦  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机关党支部作为党在机关中的最基层组织,肩负着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党员的基本职责,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实现执政使命的关键所在。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必须从基层基础抓起,从党员队伍抓起,着力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


一、聚焦“政治功能强”,夯实政治机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各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政治功能是首要功能。实践证明,只有抓住政治建设这个“魂”,机关党建才能站得住脚、扎得了根。

一是坚定政治忠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督促机关党务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核心价值、锤炼政治品格作为基本要求、增强政治能力作为终身追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到本单位本系统党建和业务工作全过程。

二是严明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搞清楚党的政治纪律是什么,党的政治规矩有哪些,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做到政治忠诚。坚持查办案件首先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查起,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坚决查处、严肃问责,切实维护政治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是严肃政治生活。督促部门党组(党委)和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围绕《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深入开展学习研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防止搞一团和气、当老好人。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的指导督促,杜绝形式化、平淡化、随意化的问题,提高基层组织政治生活质量。

四是厚植政治文化。以建设清廉机关为抓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勤勉尽责、锐意进取、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等价值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旗帜鲜明抵制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厚植良好政治生态土壤。


二、聚焦“支部班子强”,凝聚分工协作合力

牵牛要牵“牛鼻子”,只有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解决好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支部工作才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压实党建责任。紧紧围绕党组(党委)这个关键主体、机关党委这个专责机构、机关支部这个落实单元,发挥机关党建督查和党建成效考核作用,压茬推进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和基层党组织工作规则落地落实,倒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机关党建制度执行力。常态化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推动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健全完善“四强”党支部创建标准,建立“四强”党支部建设评价体系,形成建设标准、评价考核、结果运用、改进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

二是提升党务干部能力。督促部门党组(党委)把机关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纳入本单位本系统党员干部轮岗历练的整体规划,注重把政治素质好、奉献精神强、业务水平精的党员干部选配到党务工作岗位。坚持问题导向和工作所需,采取分层分类培训、岗前岗中培训、政策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机关党务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党务实操能力。

三是强化考核评价。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探索建立支委班子成员履职评价考核体系,采取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的方式,对党务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用好“提醒谈话、通报批评、提请问责”和“通报表扬、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等正反向激励措施,对不认真、不负责的党务干部及时调整并纳入本单位年终考核负面清单。加大党务干部关怀力度,对长期在党务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职尽责、作出突出成绩的党务干部,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上多厚爱一分、多关心一层。

四是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倾听党员内心呼声,紧扣机关党建时代特点和业务工作实际,探索运用专题讲座、心得分享、读书交流、知识竞赛、调研评比、演讲诵读等方式,引导机关支部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上进行观念转变、内容革新、思维创新,探索形成务实管用、具有特色的支部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聚焦“党员队伍强”,激发推动发展活力

实践证明,党员是支部工作的主要对象,脱离了党员的党建活动,就是无的放矢,必然会出现“两张皮”问题。只有坚持党员需求导向,一切为了党员、服务党员、提高党员,以解决党建和党员的“两张皮”问题为目的,才能更好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精神追求和生活习惯,以执着虔诚的态度深入研读、反复琢磨,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抓实思想政治工作。畅通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动态收集反映渠道,定期研究分析机关党员干部思想状况,通过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问卷调查、专题调研等方式,了解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工作情况、生活困难,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持续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三是加强党员监督管理。持续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纪法意识,把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新入职或新提拔党员干部开展纪律教育和廉政谈话。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坚持区分对象、分类施教,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免疫力。持续加强对重点岗位、敏感领域的监督管理,在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探索有效监督手段。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落实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本人责任,做细做实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严格落实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进一步畅通出口、纯洁队伍。

四是注重选树先进典型。以选树“四好”党员为风向标,在党员中找先进,让党员来推先进,特别是把那些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先进典型找出来、推上去,让党员干部感到可信可敬、可比可学、可赶可超。同时,选树先进典型必须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既要加强对先进事迹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典型的氛围;还要对选树为先进典型的党员严格要求,督促其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真正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四、聚焦“作用发挥强”,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机关党建的生命线。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与业务真融、深融、全面融,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实现价值。

一是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组织建设是连接党建与业务的桥梁。要在组织设置上做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着力消除空白点和薄弱点。要根据业务工作所需,综合考虑单位性质和行业特点、规模大小和党员数量、党员分布和区域设置,依规成立临时党组织和划分党小组,建立联合支部和流动党员党支部,确保党的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活动方式,针对流动党员和分散党员教育培训难的问题,把支部建到网上、党建拉进群里,实现党员不论走到哪里,都始终听到党的声音、紧跟党的步伐。

二是提高党员斗争能力。要把培养党员干部斗争精神作为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从“四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传承斗争基因、增强斗争自信、坚定斗争勇气,涵养舍我其谁、敢闯敢拼的担当意识和斗争精神。要把急难险重、临近一线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考验作为磨炼党员干部斗争本领的实践战场,教育党员干部培育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技能,正确把握近与远、主与次、危与机的关系,在审时度势中保持斗争定力、领会斗争艺术、掌握斗争策略,不断提高斗争本领。

三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政治任务,推动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用心用情为人民群众解决难事、办成实事。认真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持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深入服务一线、帮扶一线、产业一线开展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提高机关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必须准确把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主体和载体。要从党员干部这个主体出发,从业务工作这个需求着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业务能力,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党员认真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从党务实操这个载体抓起,准确把握党建与党务的内在联系,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健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制度机制与考核手段,全面激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单位:铜仁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