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3714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16

深耕提案“责任田” 赋能发展“新引擎”


——赤水市政协提案工作扫描


□赤水市政协


在赤水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市政协充分发挥提案工作的独特作用,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履职担当的精彩篇章。2024年4月15日,一场围绕民宿产业发展的专题协商督办会,成为市政协提案工作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注脚。

针对市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民宿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以及两河口镇群众反映的大坝山生态观光旅居民宿集群发展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牵头,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大坝村群众代表开展专题协商督办,12个市直部门迅速响应,依照各自职能职责主动领题,扎实推进提案办理工作。

仅过半个多月,成效便在当年五一假期显现:大坝村30余户民宿联盟线上线下渠道,共接单106单。到了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益超30万元。同年,《赤水市促进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竹海乡韵”等5大民宿集群规划落地,匠炉、素日青禾等一批优质民宿相继开业,提案办理成果得到高效转化,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落实“抓质量、重协商、强实效”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的关键作用,为赤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多管齐下 培育提案“金种子”


广泛征集提案。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媒体向社会各单位、团体、组织和广大群众征集提案线索。编选《提案参考目录》,供政协委员拓展思维,精准选题。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共提出提案565件。

精心培育提案。根据委员的界别特色,推荐一批重点建言议题,做到靶向精准发力;及时引导各界别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打造白酒产业集群,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关于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扬优补短,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议》等一批优质提案。

严格审查提案。按照“立得住、能办理、做得到”的标准,通过初审、复审、终审等立案程序,做实提案“改、并、转、撤”工作,进一步从源头把好提案质量关,切实提高提案质量。


压实责任 跑出办理“加速度”


健全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按照市级领导、部门领导、股室负责人“三级”负责制的要求,各承办单位落实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的“四定”工作机制,采取有部署、有沟通、有措施、有督促、有结果的“五有”工作法,有效避免责任推诿,确保提案办复率达100%。

规范办理流程。提案办理过程中,市政协牢牢把握提案交办、领办、承办、督办、答复“五个环节”,通过市政协主席会议遴选确定重点提案,分别由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组织各专门委员会全程督办。各承办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造条件,找准问题症结和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加强办理。提案答复实行牵头部门汇审、市“两办”联审、市领导终审的“三审制”,确保办理成效。

完善协商机制。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采取“请进来开门办理”“走出去上门办理”“沉下去现场办理”等形式,建立健全提案人、提案承办单位、市“两办”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四方联动”协商工作机制,实行重大问题专题协商、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同类提案集中协商,共同推动提案办理,确保协商贯穿提案办理全过程。


注重实效 收获转化“金硕果”


领导重视领衔办理效果明显。近三年来,委员们围绕竹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74条,均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针对《关于加大纸浆模塑产业发展促进“以竹代塑”的建议》等提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专题会议,研究全市“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工作,制定《赤水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竹都”三年行动方案》,为全市利用竹浆资源,转型生产具有高附加值、市场潜力的纸浆模塑、竹包材等“以竹代塑”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抢占“以竹代塑”新赛道赢得了先机。

主席会议成员督办成效显著。近三年来,委员们聚焦白酒产业提出意见建议38条,有力促进了全市白酒产业的发展。针对《关于推进全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赤水河下游酱香白酒黄金产区影响力的建议》提案,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围绕打造“赤水河下游酱香白酒黄金产区”目标定位,通过调研、视察、专题协商等方式领衔全程参与提案督办。如今,赤水白酒产业产能达5.05万千升,白酒产业成为赤水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四题治理”创新督办提升质效。结合赤水“四题治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开通委员民情“直通车”。在提案交办后,对办理不力的,由联动中心梳理线索,交作风办追责问效。联动中心每年从提案中筛选部分提案作为“四长进中心”协商办理议题,推动问题快速、有效解决,确保委员建议得到充分采纳、提案成果得到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