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王玉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新成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
站稳改革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变为为民造福的自觉行动。
锚定改革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锚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根本目标,坚持为人民而改革、靠人民来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把牢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聚焦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托幼、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真正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汇聚改革的磅礴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改革是人民推动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牢价值取向,锚定改革目标,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确保改革行稳致远、目标必达。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