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王彦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时代发展之变,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更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框架,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铺设了坚实的文化基石,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动力,更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正是有了这份自信,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这份自信根植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书写了文化续篇、开启了文明新篇。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到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再到宋元明清的文脉赓续,中华文明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流淌,始终保持着持久而又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与融合多元文化,进而促进了中华文明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架起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文化上的传承,更是实践上的引领。贵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是中华文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生动缩影。不论是苗族的银饰闪烁、侗族的大歌悠扬,还是遵义会议遗址的历史沉淀,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深深扎根于这片富饶的文化土壤,更加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接续的历史脉络和承载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贵州发展实际,更加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地守护好贵州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教育普及、文化活动、旅游开发等多种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大众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要注重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和谐共存,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大力开发具有更多贵州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更好展示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的多样与繁荣。
——这份自信源自于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了文化创新、丰富了理论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植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固基石,又对其进行了时代化的拓展与实践性的深化。作为指导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行动指南,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孕育,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事业奠基,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蓬勃兴盛,我国文化事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互鉴,再到“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新的灵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篇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为全球文化的多样共存与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视角和中国方案。
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理论上的武装,更是行动上的指南。贵州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一方面,要坚定文化创新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展现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另一方面,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建设之中,通过举办文化论坛、艺术节庆、国际交流等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文化思想碰撞与融合,为贵州文化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多彩贵州”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让世界更加了解贵州,让贵州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这份自信立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了文化繁荣、反映了人民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任务,聚焦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一批批反映人民心声、展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这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现实因子和精神源流,不仅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指导。
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民意心声中,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深化与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构建了系统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和科学的实践路径。
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精神上的鼓舞,更是价值上的启迪。要将“文化为民”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文化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服务人民这一“牛鼻子”,确保文化建设的每一步都踏在实处,每一项成果都能惠及民生。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在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