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众智助力“教科人”一体化发展
——十三届省政协聚焦改革重点任务履职尽责述评之五
□本报记者 田锦凡 卢星宇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
今年11月21日、25日,全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省教育大会先后在贵阳高规格召开,同频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此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贵州行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亦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更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施政所向,履职所往。十三届省政协锚定目标主动领题,深谙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紧扣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聚众智助力办好高质量教育、发展高水平科技、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强力支撑。
深入调研视察把准症结
作为全国唯一以康养为特色的卫生健康类职业本科大学,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办学85年来,已培养如贵州唯一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苏雅香等卫健类技术技能人才8万余名。
今年7月19日,这所合并转设3年多的全省唯一本科层次职大,迎来由省政协主席赵永清带队的省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团,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地了解教学实训、人才培养等情况。
党委点题,政协行动。早在年初,省委就审议通过省政协年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议题计划,明确将“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列为省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内容,要求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助推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源泉,职业教育核心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省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团走进贵阳女子职业学校、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等职校发现,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教作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规划优先考虑、经费优先投入、政策优先保障,全省现代职教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但成效彰显背后的瓶颈制约,亦牵动着常委们的心。很快,包括点出4个问题、集纳4条建议的《省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团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呈送省委领导案头。
既要摸清“面”上实情,更需找准“点”上症结。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工业经济“挑大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成为关键落子。推进“富矿精开”,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发展大数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布阵高质量发展战场,急需一大批理工科人才。
党政工作所需,激发政协所能。10月21日,按照省委批复的省政协协商议题计划,赵永清先后深入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大学,实地调研理工类学科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这是省政协发挥职能优势、高位助推高校学科建设的又一具体行动。
根据赵永清指示要求,今年以来,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理工类学科建设,已到21所省内外高校开展实地调研,与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线教师等170余人次座谈交流,收集问题反映、意见建议380余条,经梳理撰写成理论研究报告;省政协教育界别、委员及各民主党派省委也积极调研,并形成了发言材料。
用好“看家本领”,高效“把脉问诊”。这些基于深入调研视察的丰硕成果,不仅极大增强了民主监督实效,亦为深化协商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专题协商靶向发力
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单位——贵州师范学院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产教融合,力促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等理工类学科发展,现有22个理工科专业,占全校专业的42%。
身为该校院长,全国政协常委韦维认为这并不够。办学模式仍依赖师范路径、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理工科专业设置相对滞后及社会认可度较低,是当下的问题所在。她据此就加强全省师范类高校理工科建设提出建议: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学科结构,以人才为抓手建强师资队伍,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人才培养,以平台为载体抓好科研教学,以经费为保障加大建设投入。
韦维及6位委员、1名同志的资政建言,在今年10月29日省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座谈会上,赢得了副省长张敬平现场点赞“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所提意见建议都很精准”。此次协商议题,正是“加强高校理工类学科建设,推进关键领域科技突破”。
高等教育兴,科技创新强。高教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联结点和集中交汇处;高校理工类学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造就卓越工程师的重要专业,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突破的重要阵地。去年10月,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响亮提出实施理工科强化行动,要求加快形成与全省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结构。
党政深谋题目,政协做实文章。
同为今年初,上述专题协商议题便已明确,省政协把调查研究、视察考察与协商议政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资政建言的靶向性、含金量。会上,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有关负责同志与委员们面对面,大家直陈问题、直抒胸臆,句句尽显为民情怀。
在协商中解难题、聚共识,专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省政协专题协商座谈会一脉相承、接续助推:去年10月围绕“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7名同志作协商发言,多个省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进行回应;1个多月后,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围绕“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组织7所高校有关负责人到会交流、提出意见建议,参会委员围绕议题进行协商讨论,有效发挥了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委员主体作用……
专出新样子,商出新作为。从精深开展调研到精心组织发言、精准建言献策,再到凝聚行业共识、汇聚工作合力,省政协以专题协商赋能高质量建言资政,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有了新提升。
深耕提案办理务求实效
统筹81所职业院校,主动与贵州32个特色产业链紧密对接;年均为全省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输送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9万余人。这是省教育厅对民建省委提交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的办理答复中的两组数据。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快步赶超中的贵州尤为求才若渴。
在创新设立“人才日”、举办“人博会”等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去年初制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着眼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创新、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学科提升,力推人才大汇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协本就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加之拥有联系广泛等优势,助推人才工作更是责无旁贷、作用更为彰显。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提案这项基础性、全局性、经常性工作,本届省政协履职以来,包括《关于大力推动数字产业人才培育的提案》《关于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发展的提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驱动效率的提案》在内,100余件涉及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科技创新的提案均获办复,诸多意见建议已被采纳并转化落实。
这得益于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制度机制,深耕提案办理不停歇。今年4月25日,赵永清主持召开省政协主席会议,审议《2024年省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专题研究推进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10月底,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发布施行,提案办理专列1章8条,并写入“省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1项创新有效做法……
办一件提案,增一份合力。提案高效办理落实,对委员履职是巨大鼓舞,亦为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强大动能。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副主委、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长李雄耀提交《关于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的提案》,被列为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提案。针对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池的建议,提案主办单位省科技厅答复称,将支持成果转化平台公司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基金项目建设、组织开展路演及投融资对接活动等。
12月4日,总规模达10亿元的贵州科创天使股权投资基金宣告创立,将主要投向省委、省政府力挺的重点产业和重大科创项目,助推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举成为省政协发力提案办理见实效的最新注脚。
好风凭借力,聚智赴新程。乘着“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时代东风,省政协正以建有用之言、献有效之策、成有益之事的奋进之姿,助力将教育更强、科技更兴、人才更旺的“愿景图”变成“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