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旺草解放与人民政权的建立
□文/图 冯光勇
解放前,旺草是属于遵义绥阳的一个大区,土匪恶霸互相勾结、活动频繁,地方秩序混乱,情况极为复杂。旺草和平解放后,接管工作队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各阶层人士,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当时的清匪、征粮等各项任务,建立了旺草区人民政权。
旺草的和平解放
1949年3月,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派遣幸必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到遵义开展工作。7月初,中共秘密外围组织曙光社在遵义成立,至解放前夕,共发展社员120余人,其中绥阳支部有社员30余人。建社伊始,曙光社根据“省工委”“隐蔽精干、积蓄力量、迎接解放”的指示精神开展革命活动。
9月初,在贵阳上学的祝山石(曙光社社员)回到家乡,动员尹珍乡(今旺草镇)乡长陈钊昌弃暗投明,并发展其为曙光社社员。陈钊昌以乡长的合法身份,掩护曙光社成员在旺草开展革命活动。
10月上旬,胡振宇(曙光社社员)到尹珍乡传达上级“兵运”工作的指示,隐蔽在碑坊冯凌(曙光社社员)家中。
11月初,詹国屏(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纵队第五支队司令员)、晁元功(曙光社社员)到旺草领导“兵运”工作,同时携带一箱“七九”步枪子弹和一箱手榴弹到旺草,作战斗准备。陈钊昌以乡长兼防剿大队长的身份,将全乡130余枪支采取征借的办法集中到各保办公处统一管理,实现了对枪支的控制。
11月10日,曙光社绥阳支部派袁本慎、陈淑珍、龚志容三位女同志携带纱布、红汞、碘酒、急救包、阿司匹林等医药用品,到旺草做战地卫生工作,分散隐蔽在黄土坎、岩莲树、碑房、卜家沟等处。这期间,胡振宇多次主持会议,具体研究“兵运”工作。
11月16日,胡振宇、陈锐(曙光社社员)、冯凌、祝山石、陈钊昌在旺草中街陈相孙家晒楼上开会,讨论后做出了提前解放旺草的决定,并研究了具体措施:一是由陈钊昌以乡长名义,召集各知名人士,借赶场天在乡公所礼堂开会,假意讨论“应变计划”,由詹、晁、胡等人组成“武工队”,包围袭击会场,陈钊昌在会场上宣布旺草和平解放,时间定在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三);二是由胡振宇催收各保的枪支弹药,以确保对枪支的控制;三是胡振宇、祝山石、冯凌拟写《布告》,请贾昌琴刻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纵队第五支队”公章。会后,大家分头准备。
11月22日,阴雨绵绵。中午,汤九(乡公所指定的工作员)沿街鸣锣高喊:“乡长命令,各位保长、士绅及各位乡民代表,请去乡公所礼堂开会。”下午二时,大多数开会的人都到齐了,按预定计划,由陈钊昌主持会议。陈钊昌说,“昨天我得到一个消息,解放军已到了玉屏、镇远……”忽然,第一保保长祝维平惊恐地指着乡公所的大门口说:“你们看,解放军来了……”只见詹国屏和晁元功、胡振宇一起身穿灰军装,带领荷枪实弹的“武工队”走到台前。主持人欢呼:“解放军来了,大家欢迎!”詹国屏在掌声和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声中走上主席台,庄重宣布:乡亲们,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纵队第五支队,今天解放了旺草,大家不要惊慌。我军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群众秋毫不犯。胡振宇接着上台讲话:“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们解放了旺草,希望大家安居乐业,切不可听信国民党反动派的谣言,受骗上当。同时也正告国民党的所有官兵和职员,必须维护社会治安,听候接收录用。”最后,主持人陈钊昌总结:“士绅们、代表们、各位保长,我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早已恨之入骨。我虽身为国民党的乡长,实际上已弃暗投明,参加了共产党的革命活动。我们马上到尹珍乡中心学校操场上召开庆祝解放大会,请大家前往参加。”
下午三点,曙光社和“边纵”五支队在尹珍乡中心学校操场上召开和平解放旺草的群众大会。场坝上挤满了欢欣鼓舞的人群,街上、乡下到处贴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纵队第五支队的布告。布告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布告
我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已于公元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即农历十月初三日解放了尹珍乡。坚决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望广大人民群众不要听信国民党反动派的谣言,受骗上当。希望各界人士采取合作态度。敌伪人员,要妥善保存一切档案资料,听候接管,量才录用,有功者赏,抗拒严惩不贷。正告国民党人员,停止作恶,必需审时度势,安分守己,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使人民安居乐业。卬广大军民一众周知。
此布
政治委员:李先淮
司令员:詹国屏
公元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接管和建立政权
解放后,尹珍乡所在地为第三区(旺草区),行政区划几经调整,现为旺草镇。
根据县委部署和安排,1949年12月1日,牛耕田(接管干部)等11名同志步行到旺草,开始对旺草区的接管和政权建设等工作。陈钊昌组织群众到半边街(现旺草中学门口)迎接接管干部。
接管工作组立即召开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党的政策。首先召开旧乡政人员会议,向他们宣传全国解放的大好形势和我们党的政策,同时提出了要求,安排了工作任务。然后召开保甲长会议,接着又以保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利用群众赶场的机会,运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950年1月13日,绥阳最大的匪首雷三组织匪众攻打县城。受此影响,旺草匪风四起,土匪到处骚扰、抢劫,搞得人心惶惶,地方秩序很不安定。一些土匪、恶霸到处扬言攻打旺草场。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一些上层人士思想有所动摇,有的阳奉阴违,有的公开为匪。当时工作队的处境非常困难,晚上都不敢在区部住宿,只好到乡下暂避,有时一晚上要换好几处地方才能度过一夜。土匪还四处叫嚣要重新攻打绥阳县城,县委鉴于各区人少匪多的情况,决定分下去的接管人员暂时撤离区乡,集中守护县城。于是,接管旺草的工作队回到了县城。
1950年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136团进驻绥阳,到旺草剿匪的是三营七连,工作组与战士一道返回旺草。他们一到旺草,就把清匪和稳定地方秩序作为重点工作,运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分化瓦解地方势力,先后抓捕了匪首恶霸洪朝刚、岳鹏等人。在清匪反霸斗争中,各村建立民兵组织,轮流站岗放哨,布下天罗地网,清理残留土匪。截至1950年11月,旺草区共争取悔过土匪146人,抓获匪首2人,缴获长枪20支、子弹504发、手榴弹4个、马6匹、刀6把。匪患的肃清,稳定了旺草区的社会局势,巩固了革命政权。
同时,工作人员被分配到各乡,利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发动群众,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积极分子,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如数完成了县委分配的50万斤征粮任务。在此基础上,以广怀村、金华村、小旺草、何家坝为重点,向各乡推广,组建农民协会。农民协会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土匪悔过自新,组织农民减租减息、铲除鸦片,同时反对封建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号召女青年剪发、放脚,动员她们参加农会、参加宣传队、参加民兵组织,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群众发动起来后,为促进社会发展、安定民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旺草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今日旺草镇一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布告》
(作者单位:绥阳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