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67期 本期358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5

遵金特支与播州东流寺


□文/图 陈从忠


遵义市播州区西部泮水有个地方叫西安寨,即今天的西安村。村南有一条河叫石关河,自西向东流;另有城头沟溪从东向西流来,与石关河交汇。西安人在这里修建了三座小桥。三桥品字而立,造型各异,彼此相距不足50米,形成了一个缩微版的山水桥梁景观。

距桥不足百米,还有一个古刹,因北临东流之水,被称为“东流寺”。在寺中空旷的庭院西侧,有11块石碑高低错落一字排开,其中碑文对寺庙略有记载:圣天子康熙御极十一年建楼……即现在的寺庙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而原来的东流寺为木结构,大殿坐西向东,宏伟浩大,在一座低矮的无名小山头上。后遇火灾,整座寺庙化为灰烬,仅存一口铁铸大钟。幸有乡人集资将其修缮,但终未还原旧样,另以混凝土和砖木建筑,并立碑以记。

大自然造化景观汇集,趣闻轶事历史演绎,东流古刹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10年,西安国民小学创办于东流寺,这是泮水开办的第二所官立初等小学堂。其时东流寺人文荟萃,礼教传习,为传道授业香客雅士聚会之所。

1944年7月,中共川南古、叙、宋特区委委员陈以承(又名陈益诚)受地下党组织派遣,到黔北将分散在遵义、金沙等地的地下党员组织起来统一行动。在其领导下,川南第十九支部在遵义县小学秘密建立,并以“长期埋伏、蓄积力量、团结群众、等待时机”为指引,开展地下党组织活动,该支部是遵义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1949年1月,川南第十九支部改名为遵(义)金(沙)特别支部,简称“遵金特支”,余辉任支部书记,前后发展党员77名。

当时,遵金特支成员陈以承等多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几位核心成员经常在马蹄、西安和金沙县茶园、安底一带活动,而处于中枢交汇点的东流寺则成了革命志士经常开展活动的秘密地点。1949年3月,遵金特支在东流寺建立中共遵金特支西安支部,程奠平任支部书记,李桂权任副书记兼做统战工作,李辉任组织委员,刘世武任宣传委员,支部党员共31名,在枫香有一个党小组。1949年5月,遵金特支余辉、刘建东主持在东流寺后竹林中建立中共遵金特支马蹄支部,华金玺任支部书记,王恩智任组织委员,张寿之任宣传委员。到1949年8月,先后发展地下党员20人,在泮水有一个党小组。

1949年11月21日,遵义县城解放,余辉由西安寨赶赴枫香坝找解放军代表耿焕明接头,接受任务后于12月2日返回西安寨途中,在太平场被反动地方武装分子钟国成发现暗报残匪头子罗湘培,余辉在太平场即被匪军抓捕。12月4日,余辉英勇就义,年仅27岁。

遵金特支共有三个党支部,其中两个支部均在东流寺建立,这与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场所的隐蔽性分不开。东流寺人来人往,有助于革命志士混迹其中不易被人察觉,而选择在竹林中进行革命活动更便于藏匿,大大减少了被敌人破坏的可能。如今这片竹林依然茂密,却难觅志士身影。步入竹林,了解这段往事,依稀感觉到在鲜红的党旗下,那一段段慷慨激昂的话语依然在耳旁响着。

如今东流寺是合法宗教场所,每日香客不绝;寺外流水潺潺,三桥屹立,柚林连绵,民居星罗棋布,老百姓安居乐业。70多年过去了,那些故事已隐入尘烟,而英雄铸立起来的丰碑却永远屹立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



4953-3-1.jpg

遵金特支旧址


4953-3-2.jpg

东流寺


(作者单位:遵义市播州区文化旅游局)